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乌石邸舍二首·其一》
《至乌石邸舍二首·其一》全文
元 / 范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面前(mià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的、当前的、即将发生的事物。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县门(xiàn mén)的意思:指官员或知识分子在县级政府门下工作,形容地位低微、境遇卑贱。

占城(zhàn chéng)的意思:

古国名。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古称 林邑 , 唐 元和 后称 环王 ,后又称 占城 。 宋 苏轼 《歇白塔铺》诗:“ 吴 国晚蚕初断叶, 占城 早稻欲移秧。”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凡琉璃石,与 中国 水精、 占城 火齐,其类相同,同一精光明透之义。”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而略带孤寂的乡村景象。首句“不见居人只见村”,开篇即以“不见居人”强调了环境的空旷与宁静,接着“只见村”则进一步点明了所见之景仅为村落,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次句“离家茅屋又黄昏”,将视线拉近,描绘了远离家乡的茅屋在黄昏时分的孤独身影,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后两句“面前沧海来无际,闻说占城对县门”,则将视野再度扩大,以“沧海”象征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与前文的“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浩瀚与人类居住地的渺小。同时,“闻说占城对县门”一句,通过传说中的“占城”与现实中的“县门”相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范梈
朝代:元   字:亨父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生辰:pēng)(1272—1330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猜你喜欢

题欧阳令君所藏画鱼

当今写鱼谁第一,安福刘郎募俦匹。

父子同为供奉官,等閒不下丹青笔。

刘郎写鱼如写人,想像天机精入神。

云雷惨澹真宰戚,波涛汹涌阳侯嗔。

令君何从得此轴,咫尺江乡夺人目。

鼓鬣扬鬐势欲飞,金甲光芒三十六。

渚蒲水荇交沄沄,浪花滚雪腥风闻。

变生头角在俄顷,虾群鳝队空纷纭。

濠上老人不可作,与鱼相忘识鱼乐。

刘郎此趣堪敌之,坐使龙门在高阁。

君家子姓能读书,钓鳌有日光门闾。

手分铜符佩金紫,定应不愧刘郎鱼。

(0)

寄贵溪致政高都宪

出处无心似白云,一身高洁四方闻。

诛茅喜近张良宅,谏草惊传陆贽文。

天上故人应渐少,山中新社约谁分。

双鱼无限倾情处,番水东流未足云。

(0)

雨后与克俭弟联句

细雨生凉一院风,幽情多在小斋东。

草分秀色沿阶绿,葵吐秋花拂座红。

睡起焚香初谢客,吟馀思茗漫呼童。

隔林谁奏笙歌沸,预喜山城乐岁丰。

(0)

再观丞相奏议复次前韵

庙谟惟欲保东南,几许忠言主未甘。

分镇独馀唐未议,徙戎谁说晋清谈。

传家素节推杨震,去国高风忆孔戡。

留取百年遗荫在,当门槐幄尚成三。

(0)

过新馆铺宗老彦举邀宿其家别墅彦举尝从征湖南有义征图卷今老矣喜长生之说得其要领

水围村郭树扶疏,宗老相留兴不孤。

晚景颜华仙授箓,壮年心事义征图。

旋开酒令随乡俗,细剪灯花说帝都。

他日尘中应忆此,可胜清梦绕鱼凫。

(0)

清明前一日至南山

一夜春溪落涨痕,不知春色遍郊原。

青山麦垄东西坂,流水桃园上下村。

鹿迹半惊樵客过,禽声如答路人言。

举头不觉先茔近,两两乔松护石门。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