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山》
《万山》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古风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当年山意无乃求自附。

自比诚不惭,山水奇秀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杰立(jié lì)的意思:杰出、突出

磊落(lěi luò)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爽、坦率,不做作、虚伪,有胆识和正直的品质。

奇秀(qí xiù)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非常出色。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叔子(shū zǐ)的意思:指父亲的弟弟,也泛指辈分比自己大的男性亲属。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翻译
万座山峰临靠汉江,高耸与岘山相映成趣。
杜甫功破三吴之地,豪迈气概如同前人羊祜叔子。
当年他热爱山川之情,是否也是想与之亲近。
自比山川,虽有自谦之意,但山水确实秀美非凡。
如果羊公泉下有知,想必也会点头赞赏。
注释
临:面对,靠近。
岘偶:岘山,这里指代名山。
磊落:豪放,光明磊落。
自附:想与山水融为一体。
自比:把自己比作。
奇秀:奇特而秀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融合了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万山对峙的壮观景象,汉江如一条玉带蜿蜒其间,杰出如同巨人般矗立,与对岸的岘山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天然的画面。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这里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杜公指的是唐代名将杜伏威,他曾经打败过吴国。磊落形容其功业之高大,叔子则可能是对其尊称的一种表达。在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映衬出自己的胸怀壮志。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 诗人在此抒发了自己年轻时对山水之美无比喜爱的情感,并非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心向往之。这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自比诚不惭,山水亦奇秀。” 诗人将自己的品格与山水相比,认为自己如同这清幽奇秀的山水一般,不需他物来衬托,自然而然地显得纯真无瑕。这不仅是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最后一句中,羊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者或诗人的尊称,而“苟有知”则意味着如果有人能理解这份山水之情,那么就应该将这种境界置于最高的位置。颔,其首,即头顶,是一种极致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远的情操。在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是对山水之美、英雄气概和个人的情怀的一种颂歌。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与熊敏思登蟠龙山顶望都城值大风有感呈敏思

城中拄颊看西山,千峰历历横眉端。

山头倚杖望城市,万雉鳞鳞在足底。

左有潞水右太行,桑乾流合东南方。

王气中开千万?,上应北斗兴明堂。

琼楼十二门九阍,王侯甲第丽青春。

大风忽起白昼昏,俯视一气不可分。

唯见参天苍苍之绿树,蔽空翳翳之浮云。

浮云绿树朝复暮,英雄竖子俱成尘。

君不见石瓮山中耶律墓,碧云寺后于经坟。

连云楼观已倾圮,满山松柏摧为薪。

天边红日不肯回,头上白发仍相催。

攀龙附凤有时辈,餐腥啄腐非吾侪。

与君无何日饮酒,买山著书归去来。

(0)

丙戌榜前梦罗昭谏见过二首·其二

湖矶归理钓鱼蓑,收拾从前泪点多。

笑煞江南村使者,有名金榜便如何?

(0)

放舟至下钟山

空蒙一片云满湖,西南风起吹樯乌。

渊渊且止发船鼓,秀绝下钟山色无。

褰裳直上捷猿狖,乐哉一幅寒林图。

绝顶飘飖目四豁,左右江湖渺空阔。

烟波尽处洲渚微,仿佛扶桑见穷发。

天旋地转不少留,回看星气忽已周。

扁舟岁晚梦吴越,匡庐五老空船头。

衔舻如山万商集,使者缨旌骑吹入。

行人扰扰竞锥刀,落日悠悠下城邑。

前临巨石纷盘陀,仰看绝壁青嵯峨。

玲珑窈窕万窃出,安得瀄汩生流波。

风声水声奈尔何,只今埋没尘沙多。

无弦之琴张素壁,岁久抑郁恐不和。

一歌如扣镡,再歌哀知音。

洞庭木脱水深深,天高月白风入林。

或鼓或考声钦钦,岭猿江雁同夜吟。

潜蛟出听老龙泣,渔父沧浪知此心。

(0)

悼内二首·其二

纱窗曾弄管斑斑,剩粉残脂次第删。

略记红笺留片语,一钩新月照愁颜。

(0)

金山

孤屿中流峙,横空势欲吞。

天清江作带,地阔海为门。

塔影鱼龙静,潮声日月奔。

茫茫千古意,酾酒共谁论?

(0)

王秀才将卜居象山问风土因答

休将风土问山翁,欲习山翁莫惮穷。

有径皆穿红树里,无人不在白云中。

花香鸟语随时变,水色岚光到处同。

夜半柴门常不闭,南村颇有太平风。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