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巧妙地融合了两幅画面与两种意境,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朗抱开晓月",此句取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通过“朗抱”(即开朗的怀抱)与“晓月”(拂晓时分的月亮)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明亮而宁静的清晨景象,象征着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高文激颓波",此句则借用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高文”(即高雅的文章或作品)比喻杰出的文学创作,以“颓波”(即衰败的水流)比喻社会的动荡或个人命运的低落。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优秀文学作品能够振奋人心、引领时代潮流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副集句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人对于理想社会和个体精神追求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曲游春.次韵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
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
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
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
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
酒醒后、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簇水
长忆当初,是他见我心先有。
一钩才下,便引得鱼儿开口。
好是重门深院,寂寞黄昏后。厮觑著、一面儿酒。
试撋就。便把我、得人意处,闵子里、施纤手。
云情雨意,似十二巫山旧。
更向枕前言约,许我长相守。忺人也,犹自眉头皱。
石州慢
京浙尘埃,闽峤风霜,不觉催老。
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
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
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堪笑。
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
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
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犹龙,荣枯得丧浑难料。
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