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翚夏山图》
《题王翚夏山图》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王郎手摹一峰画,宛似张颠草书

鼠尾皴山鸦点树,只今能事有谁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能事(néng shì)的意思:指能力强,事情办得好的人。

手摹(shǒu mó)的意思:手工复制、抄写。

鼠尾(shǔ wěi)的意思:指鼠尾巴,比喻微不足道、极小的事物。

宛似(wǎn sì)的意思:非常相似或者仿佛一样。

张颠(zhāng d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不正常,神经过敏,做事乖张,不合常理。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朱彝尊所作,题为《题王翚夏山图》。诗中以高度赞赏的口吻,评价了王翚所绘之夏山图的艺术成就。

首句“王郎手摹一峰画”,开篇即点明了画家王翚亲自绘制了一幅山峰图。这里的“郎”字,是对王翚的敬称,体现了对画家身份的尊重。“手摹”二字则强调了这幅作品是画家亲自创作,而非他人临摹,凸显了其艺术价值和独特性。

次句“宛似张颠作草书”,将王翚的绘画风格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相提并论,赞誉其笔法流畅、生动,如同书法中的狂草一般,充满了动感和韵律感。这里通过比喻,不仅展现了王翚绘画技巧的高超,也暗示了其作品在艺术表现力上的卓越成就。

接着,“鼠尾皴山鸦点树”描绘了画面中的山石纹理和树木布局。鼠尾皴是一种描绘山石纹理的传统技法,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层次感;而“鸦点树”则是以乌鸦点染树木,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描绘手法,展现了王翚在山水画创作中对细节处理的精湛技艺。

最后,“只今能事有谁如?”一句表达了对王翚艺术造诣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前艺术界无人能及的感慨。这句话不仅赞美了王翚的艺术成就,也暗含了对后世艺术发展的期待,希望有能够超越或与之媲美的艺术家出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王翚夏山图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绘画技巧,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出门

四日犹新婚,出门何草草。

离别有千名,此别古来少。

萧声绝不欢,麝气偏可恼。

本是吉时辰,翻为恶怀抱。

羞涩红烛枝,仿佛颜色好。

焉能识心性,尚未辨手爪。

墙下花娟娟,篱边竹袅袅。

春光岂别时,况走燕京道。

念子嫁已迟,恐我归复老。

(0)

五日集孙阮亭孝廉深竹映书堂分韵

楚些哀歌送远声,虚堂列坐午筵清。

竹深那许红尘到,暑薄才宜白裕轻。

画鹢旌旗悲正则,长堤花木忆端明。

西泠两度逢重五,对酒依依隔岁情。

(0)

读史

商君修耕战,立约于徙木。

赏信罚随彰,卒以震巴蜀。

枭雄负异能,断制贵专独。

民可与乐成,创始每弗欲。

君子重违众,持衡妙善俗。

握机良所同,用意乃各属。

不见褚衣冠,终焉致巷哭。

(0)

丹阳月夜

辞家未云迈,愁思如春长。

谁能见明月,而不念故乡?

舟子掩篷卧,露下凝清霜。

出我瓮中酒,斟酌此清光。

忽闻高楼笛,一曲何悠扬!

飞音过水来,缭绕清川旁。

仿佛《折柳曲》,使我中情伤。

明发又移棹,回首天苍茫。

(0)

白云寺阁次壁间张使君韵

白云小阁与云平,开阁莹然眼界清。

飞鸟没边孤塔见,乱山缺处夕阳明。

僧投远寺烟中去,筏下空江镜里行。

林外声声啼布谷,青郊应及试春耕。

(0)

题谢梅庄侍御军中学易图

河洛理数窥胸中,觥觥岳岳前贤风。

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陀罗海畔今和煦,二月柳条青亦吐。

一编玩味最高峰,仰见天心在子午。

《姤》之金柅复之初,静吉动凶遇有馀。

愿君进退持以正,消息盈虚任卷舒。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