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扇 画 雪 景 宋 /袁 说 友 杖 屦 祁 寒 里 ,林 峦 幻 景 同 。生 绡 明 月 影 ,淡 墨 老 霜 丛 。点 染 三 冬 雪 ,招 邀 六 月 风 。呼 童 小 挥 手 ,残 吹 袭 帘 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点染(diǎn rǎn)的意思:点缀、涂抹颜色。
幻景(huàn jǐng)的意思:指虚幻而美丽的景色或景象。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景同(jǐng tóng)的意思:形容景象相同或相似。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林峦(lín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峦连绵,密集如林。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祁寒(qí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生绡(shēng xiāo)的意思:指刚刚织成的丝织品,比喻刚刚开始的事物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霜丛(shuā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中霜冻密集,也可比喻困难重重、问题纷繁。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 翻译
- 在寒冷的杖履行走中,山林景色如同幻境一般。
明亮的月光照在生丝薄纸上,淡墨描绘出老枝霜叶的景象。
冬日的雪景被细致描绘,仿佛能引来夏日的微风。
呼唤童子轻轻挥手,微风吹过,余音缭绕于窗棂之间。
- 注释
- 杖屦:拄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幻景:如梦如幻的景象。
生绡:未漂煮过的生丝纸张。
淡墨:浅淡的墨色。
老霜丛:经霜的老树枝叶。
点染:细致描绘。
三冬雪:整个冬季的雪景。
六月风:夏日的微风。
呼童:呼唤孩子。
残吹:微弱的风。
帘栊:窗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扇画雪景》,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画面。"杖屦祁寒里"写出了诗人身处严寒之中,步履艰难的情境,"林峦幻景同"则暗示了扇画上如梦如幻的山峦雪景。"生绡明月影,淡墨老霜丛"两句,以轻盈的生绡和淡雅的墨色,生动描绘出月光洒在雪地上的明亮效果以及老枝上霜花的素净,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点染三冬雪,招邀六月风"进一步赞美了扇画的魅力,仿佛能唤起夏日清风,让人感受到四季的交融。最后两句"呼童小挥手,残吹袭帘栊"通过孩童的动作和微风拂过窗户的细节,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袁说友对扇画艺术的欣赏与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