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少傅陈相公致仕还蜀二首·其一》
《送少傅陈相公致仕还蜀二首·其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阁功成尚黑头,遽将簪组付沧州。

商年伊挚初归政,汉代韦贤早拜侯。

东观藏书三殿草,西风倚棹五湖舟。

桥边负弩陈迹将相何人昼锦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藏书(cá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或保留书籍,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东观(dōng guān)的意思:以东方思维和观念来看待或评价事物

负弩(fù nǔ)的意思:负重的弩弓

归政(guī zh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组织重新掌握政权,重新执掌政府。

黑头(hēi tóu)的意思:指人头发黑而富有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将相(jiàng xiàng)的意思:指将帅、相国等高级军事或政治职位。

三殿(sān dià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三座殿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峻、声望显赫的人。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倚棹(yǐ zhào)的意思:倚靠着船桨,形容船上的人靠着船桨休息或者依靠着船桨来支撑身体。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昼锦(zhòu jǐn)的意思:昼锦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白天色彩鲜艳、美丽绚烂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官员在晚年选择退隐生活的场景。首联“黄阁功成尚黑头,遽将簪组付沧州”中,“黄阁”象征官场,而“黑头”形容这位官员虽已功成名就,但头发未白,仍显年轻,暗示其成就之早。他即将官帽和官服交给退休之地——沧州,显示出对官场生涯的告别。

颔联“商年伊挚初归政,汉代韦贤早拜侯”运用典故,以伊挚和韦贤为例,前者在商朝末年归政,后者在汉代早年封侯,以此来赞美主人公在官场上的成就和智慧,以及适时退隐的明智。

颈联“东观藏书三殿草,西风倚棹五湖舟”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退隐后的宁静生活。他在东宫藏书处留下了许多学问的足迹,如今却在西风吹拂下,独自乘舟游于五湖之上,享受着自然与内心的平静。

尾联“桥边负弩空陈迹,将相何人昼锦游”则通过反问,表达了对昔日官场繁华不再的感慨。桥边曾经的护卫队伍已成过往,昔日的将相们是否还有人在白天穿着锦衣游于街市?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功名利禄虚幻本质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退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自三池一日过灵池十五里头宿山险尽矣

垄头停辔望龟城,元有夷途似掌平。

厌把五更供客梦,猛将一日了山程。

树连新绿千林暗,日转斜红半野明。

稚子别来应念我,候门深喜马蹄声。

(0)

早饭白崖铺净果院

久客谙人事,身能到处安。

炉深红一聚,竹瘦碧千竿。

祗作临深恐,何辞行路难。

几成晚来雪,唯有不胜寒。

(0)

送桑泽卿归天台

野鹤昂然不可羁,伴行双屐一筇枝。

屈公萧寺三旬客,益我空囊几卷诗。

乱帙检残烧烛夜,浅杯流向落花时。

春光只恋西湖好,不念台山老桂枝。

(0)

游华盖山容成洞天

小雨廉纤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

寂寥玉座缨香覆,点缀碧岩枫叶丹。

地胜七山星有斗,人疑千岁鹤飞还。

閒翻洞简寻真诀,脉望难求发似环。

(0)

沈氏小玲珑二首·其二

十载经行旧,松扉静不关。

岩空觑天巧,心达觉身閒。

古洞无扃锁,飞泉杂佩环。

何须采芝去,此地似商颜。

(0)

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三

作佛本无相,为僧却要钱。

岂无人割舍,为结恶因缘。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