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河池:古代的一种池塘,也可指代地方或政务。
理:治理。
种柳:象征着宁静和民生。
弹琴:寓言式的休闲活动,代表文人雅趣。
自合:理应,应当。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化:教化,影响。
白首:老年。
程馀:行程之余。
片月:弯月,形容夜晚。
遥林:远处的树林,隐喻僻静之地。
询民瘼:询问民间疾苦。
方称:才真正符合。
单父心:指宓子贱,以其体恤百姓著称。
- 翻译
- 河池应如何治理,种柳还是弹琴?
在清平盛世应当有所作为,还要以诗书陪伴老去的时光。
公务之余,他独行月光下,步入远方的树林。
我想他询问百姓疾苦,这正符合单父(孔子弟子宓子贱)的仁政之心。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去职务,返回家乡的宁静生活。首句“河池安所理”,表明李明府归于一片平和之地,开始了他的退隐生活。“种柳与弹琴”则是他在隐居中享受清净生活的情景,通过种植柳树和弹奏琴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自合清时化”一句,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顺应与融入,他仿佛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紧接着,“仍资白首吟”则是他虽然年迈,但依旧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程馀行片月”表明李明府返回家乡的旅途并不长,可能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公退入遥林”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居生活,将自己隐藏在远离尘世的森林之中。
最后两句,“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诗人通过李明府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和理解,表达了他对这位归隐官员深厚的情感和认可,认为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有着博大的胸怀和智慧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赞美了李明府的隐居生活,也表现了诗人对其品格和情操的高度评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高远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宋·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167c66ad50e03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