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花岂不荣,晨蔓亦自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本(bá běn)的意思:指除去根本,解决问题的根源。
北园(běi yuán)的意思:指北方的花园,比喻富饶美好的地方。
采掇(cǎi duō)的意思:采集和挑选。
草丛(cǎo cóng)的意思:指茂密的草丛。
澹淡(dàn dàn)的意思:澹淡指的是心境平和、淡泊无欲的状态。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嘉蔬(jiā shū)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蔬菜,也用来形容人的美德或才能。
空枝(kōng zhī)的意思:指没有结果、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或行为。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善非(shàn fēi)的意思:表示对某种行为或事物的评价,认为其并不好或不正确。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食力(shí lì)的意思:指吃饭的力气,也用来形容人的胃口或食欲。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以时(yǐ shí)的意思:按照时机、时刻来行动
众草(zhòng cǎ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比喻众多人才或众多事物。
自私(zì sī)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园居杂兴八首(其三)》描绘了他在北园种植各种蔬菜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蔬菜在夏季风雨中生长繁茂,早晚花开蔓长,但最终被采摘一空,反映出诗人对自然规律和生活的朴素理解。
"北园莳嘉蔬,生长各以时",诗人强调了蔬菜按照季节生长的自然法则,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尊重与顺应。"入夏风雨多,众草丛没之",描绘了夏天风雨频繁,蔬菜在杂草丛中顽强生长的画面。
"夕花岂不荣,晨蔓亦自滋",赞美了蔬菜即使早晨和傍晚都有各自的生机,然而"终然因采掇,濯濯馀空枝",暗示了生活的现实——收获总是伴随着舍弃,园中的繁华终将归于寂静。
"我贫本食力,澹澹固其宜",诗人以自己的贫穷为背景,认为勤劳自食其力是适宜的生活态度。"拔本惧有违,植善非自私",表达了诗人对于拔除根基(可能指过度索取)的担忧,以及种植善良并非出于个人私利,而是出于对社会和自然的贡献。
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坚守,以及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