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明 发 周 村 弯 宋 /杨 万 里 不 住 宽 卿 住 瓮 门 ,那 知 世 上 有 乾 坤 。环 将 峻 岭 包 深 谷 ,围 出 余 天 与 别 村 。茅 屋 相 挨 无 著 处 ,花 溪 百 摺 不 教 奔 。江 淮 地 迥 寒 无 价 ,宣 歙 山 寒 更 莫 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花溪(huā xī)的意思:指美丽的溪流,也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或环境。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峻岭(jùn lǐng)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山峰高耸。
宽乡(ku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情淳朴,乡村宽广。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瓮门(wèng mén)的意思:比喻人才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无法施展才华。
无价(wú jià)的意思:没有价值,无法估量的珍贵
- 注释
- 不住:不愿长久。
宽乡:广阔的乡村。
瓮门:狭小的乡村。
乾坤:广阔天地。
环将:环绕。
峻岭:崇山峻岭。
深谷:深深的山谷。
馀天:剩余的天空。
茅屋:简陋的茅屋。
相挨:紧密相连。
著处:空地。
花溪:曲折的花溪。
地迥:遥远。
寒无价:寒冷无比。
宣歙山:宣歙山区。
更莫论:更不用说。
- 翻译
- 不愿长久居住在狭小的乡村,哪里料到世间竟有如此广阔天地。
崇山峻岭环绕着深深的山谷,围出一片天空和远处的村庄。
简陋的茅屋紧密相连,没有空地,连曲折的花溪也被约束不让它奔流。
江淮之地遥远而寒冷无比,更不用说更为寒冷的宣歙山区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不住宽乡住瓮门,那知世上有乾坤。”开篇即设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居住在偏远的小村庄瓮门,而不是宽敞的地方?这是因为诗人发现了小村庄独有的宁静与美丽,它像极小的乾坤一样,拥有自己的天地。
“环将峻岭包深谷,围出馀天与别村。”这里描绘的是瓮门所在的环境,四周被高峻的山岭所包围,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立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不仅有自己的天空,而且与外界隔绝,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茅屋相挨无著处,花溪百摺不教奔。”诗中的茅屋紧密相连,没有多余的地方,这种紧凑的生活让人感到温馨。同时,花溪蜿蜒曲折,但并不急促,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江淮地迥寒无价,宣歙山寒更莫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居住环境的满意。江淮一带的地势开阔,冬天的寒冷是那么的纯粹和珍贵。而宣歙山区的寒冷,更是难以比喻,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和内心的宁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