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白 衣 庄 宋 /黄 公 度 草 树 天 边 碧 ,溪 流 雨 外 浑 。仆 夫 经 燕 岫 ,筋 力 尽 龙 门 。斜 日 当 幽 径 ,轻 风 度 晚 村 。築 场 茅 屋 底 ,约 {上 四 下 各 }似 东 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约略(yuē lüè)的意思:粗略地估计或描述,不求精确。
筑场(zhù chǎng)的意思:修筑场地,为某事做准备
- 注释
- 草树:草地和树木。
天边:远处的地平线。
碧:翠绿色。
溪流:小溪。
雨外:雨后的。
浑:混浊。
仆夫:驾车人。
经:经过。
燕岫:燕山。
筋力:体力。
尽:耗尽。
龙门:地名,可能指龙门关。
斜日:落日。
当:照在。
幽径:幽静的小路。
轻风:微风。
度:吹过。
晚村:傍晚的村庄。
筑场:建造场地。
茅屋:茅草屋。
底:下方。
约略:大致。
似:像。
东屯:地名,可能是诗人熟悉的某个地方。
- 翻译
- 草地树木延伸到天边,翠绿一片,小溪在雨后水流混浊。
驾车人穿过燕山,疲惫不堪,终于抵达龙门关。
夕阳斜照在幽深的小路上,轻风吹过傍晚的村庄。
在茅屋下方建起打谷场,大致的模样像极了东屯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乡村画面。首句"草树天边碧",展现出远处草地树木与天空相接的翠绿之色,给人以开阔之感。"溪流雨外浑"则描绘了雨后小溪水色混浊,增添了湿润和生机。"仆夫经燕岫"写出行人经过燕山般的丘陵,暗示旅途的艰辛,但"筋力尽龙门"又寓含着克服困难的决心。
"斜日当幽径",夕阳斜照在幽深的小路上,渲染出傍晚的静谧氛围。"轻风度晚村"进一步描绘了微风吹过村庄,带来一丝凉意和生活的气息。最后两句"筑场茅屋底,约略似东屯",诗人想象在茅屋前建起打谷场,与东屯(可能是指某个田园诗意的地方)相似,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衣庄的自然风光和旅途感受,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作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发澄江述事言怀
忆昔归隐东海头,矢心不逐群儿游。
结屋空山卧深雪,篝灯永夜吟清秋。
如此栖迟踰半纪,自甘疏粝馀无求。
长竿或从严濑钓,短笔肯效班生投。
海国纷纷擅豪右,五花骢马千金裘。
一朝城邑化焦土,肉食竟为何人谋。
荣悴由来易反手,诸君尚喜能包羞。
州司惜无泾渭辨,迁逐乃欲穷岩幽。
謇予贫病亦在遣,矫首上诉嗟何由。
陶令徒知解印早,钟仪奈作南冠囚。
呼天呼人两无及,反躬祗益思愆尤。
唐君新作吾州守,温词直欲纾人忧。
为言今日百政举,诏书每为徵贤优。
筑台行从郭隗始,借箸欲藉张良筹。
楩楠匠石安肯弃,参苓药笼终俱收。
浮梁侧畔舣船待,奋志好去无夷犹。
闻言错愕惟掉首,智愚今古宁同流。
吞声不发出城去,澄江万顷寒悠悠。
缁尘上衣日黤黮,飞雨洒面风飕飕。
回头却语二三子,故林为爱藏书楼。
趋朝乞身幸见许,便拟散发归丹丘。
《发澄江述事言怀》【明·戴奎】忆昔归隐东海头,矢心不逐群儿游。结屋空山卧深雪,篝灯永夜吟清秋。如此栖迟踰半纪,自甘疏粝馀无求。长竿或从严濑钓,短笔肯效班生投。海国纷纷擅豪右,五花骢马千金裘。一朝城邑化焦土,肉食竟为何人谋。荣悴由来易反手,诸君尚喜能包羞。州司惜无泾渭辨,迁逐乃欲穷岩幽。謇予贫病亦在遣,矫首上诉嗟何由。陶令徒知解印早,钟仪奈作南冠囚。呼天呼人两无及,反躬祗益思愆尤。唐君新作吾州守,温词直欲纾人忧。为言今日百政举,诏书每为徵贤优。筑台行从郭隗始,借箸欲藉张良筹。楩楠匠石安肯弃,参苓药笼终俱收。浮梁侧畔舣船待,奋志好去无夷犹。闻言错愕惟掉首,智愚今古宁同流。吞声不发出城去,澄江万顷寒悠悠。缁尘上衣日黤黮,飞雨洒面风飕飕。回头却语二三子,故林为爱藏书楼。趋朝乞身幸见许,便拟散发归丹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4967c6ebc0433c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