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边州(biān zhōu)的意思:边州指的是边境上的州县,用来形容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不销(bù xiāo)的意思:指无论怎样追求,都无法达到或实现。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城堡(chéng bǎo)的意思:比喻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地方。
吹沙(chuī shā)的意思:形容言过其实,夸大事实。
得闲(dé xián)的意思:有空,有闲暇时间
断裂(duàn liè)的意思:指物体或事物发生断裂或分裂的意思。
逢逢(féng féng)的意思:指连续不断地遇到或发生某个事情。
国乱(guó luàn)的意思:指国家的政治、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候骑(hòu qí)的意思:指在某个时间点等待、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或行动。
胡风(hú fēng)的意思:形容言辞放肆,毫无顾忌。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猎围(liè wéi)的意思:指猎人用圈套包围猎物,使其无法逃脱,比喻将人围困起来,使其无法逃脱。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鸣鼓(míng gǔ)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发出警告或动员的行动。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青塞(qīng sāi)的意思:指青山连绵、绿草如茵的美景。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沙度(shā dù)的意思:形容言辞直率、坦率无欺。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乌孙(wū sūn)的意思:指黑暗、阴沉、寂寞无人的境地。
销帐(xiāo zhàng)的意思:销帐是指结清账目,把账目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归零。
阅兵(yuè bīng)的意思:指观看军队列阵、操练等活动。
诏使(zhào shǐ)的意思:
皇帝派出的特使。《晋书·刘暾传》:“敢因 刘舆 拒扞詔使,私欲大府兴长狱讼。”《新唐书·崔戎传》:“时詔使尚在,民泣诣使,请白天子丐 戎 还,使许诺。” 元 黄溍 《嗣天师祷雪有应诸公咸为作诗邀予同赋》:“万人举首望 蓬莱 ,詔使函香出上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救护日月》:“故处通衢,于詔使往来之际,除明探之外,尤宜另拨潜探,庶无失悮。”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 翻译
- 在边州八月里修筑城堡,侦察骑兵先焚烧沙漠中的草丛。
强劲的胡风卷起沙尘越过陇地,陇头的树木没有向北生长的枝条。
将军在青色的边塞检阅军队,战鼓声声催促围猎的队伍。
严寒让山路石头都裂开,即使白天阳光也无法消融帐上的冰雪。
乌孙国动乱,许多胡人投降,朝廷使者带着汉朝的节杖前来。
常年征战,将士们不得安宁,边境的人几乎被杀光,只剩下空荡荡的山峦。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画面。开篇便写修城堡、烧草,展现了军事上的警觉与准备。"胡风吹沙度陇飞"一句,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边疆的荒凉与紧张气氛。"将军阅兵青塞下"表明了军队的严密与威武,"鸣鼓逢逢促猎围"则传达出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接着,"天寒山路石断裂"写出了严冬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而"白日不销帐上雪"则是对这种环境的进一步渲染,突出了边疆的艰苦。"乌孙国乱多降胡,诏使名王持汉节"这两句,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局势。
最后,"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表达了长期战争给边疆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以及人民的悲惨命运。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战争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艰苦与孤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上的民族冲突和战争的残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