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深风不度,火铄井犹温。
林密翻包暑,蚊多故趁昏。
莲洞凉如许,茶瓜与客论。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炎,酷热难耐的景象。首句“院深风不度”,以“风不度”三字,形象地表现了庭院深处,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难以感受到一丝凉风的侵袭,突出了环境的闷热。接着,“火铄井犹温”一句,通过“井犹温”的细节,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酷热,即使在夜晚,井水依然温暖,无法提供一丝清凉。
“林密翻包暑,蚊多故趁昏。”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茂密的树林中,暑气依旧弥漫,而黄昏时分,蚊虫更是活跃,它们趁着夜色的降临,四处觅食。这里不仅展现了夏日的炎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生物习性,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何方无五月,明发问孤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渴望凉爽的心情。无论何处,夏季的炎热都是不可避免的,诗人甚至在黎明前就起身,前往偏远的村庄,希望能找到一处避暑之地。这既是对炎热天气的直接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
最后,“莲洞凉如许,茶瓜与客论。”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凉爽宜人的场景。诗人找到了一处莲花洞,洞内凉爽宜人,与友人共饮清茶,品尝瓜果,谈论着各种话题。这一场景与前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凉之境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以及人们寻求清凉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