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涣散(huàn sàn)的意思:指组织、团队或群体的纪律松散,关系疏远,互不团结。
交游(jiāo yóu)的意思:指与人交往、结交朋友。
解鞍(jiě ān)的意思:解下马鞍。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吏卒(lì zú)的意思:指官吏和士兵,也泛指官员和下属。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马解(mǎ jiě)的意思:指马上解决问题,迅速解决困难。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皮冠(pí guān)的意思:指外貌堂皇而内里卑鄙的人。
叔夜(shū yè)的意思:指叔伯之间的亲戚关系。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一发(yī fà)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变化的一瞬间。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云合(yún hé)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集中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力量或规模。
- 注释
-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小盘桓:短暂停留。
敷衾:铺盖的被褥。
马解鞍:马匹卸下鞍具。
寒荚:寒冷季节的豆荚。
榆历历:天榆清晰可见。
净华:洁净的花朵。
桂团团:桂花聚集成团。
交游:交往的朋友。
涣散:分散。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喜:欢喜。
吏卒:官吏和士兵。
萧条:稀疏、冷清。
叔夜:嵇康(三国时期名士)。
宽:心境宽广。
方丈:形容年老体衰。
老翁:老人。
无一发:形容头发全白或脱落。
皮冠:古代官员的帽子。
- 翻译
- 在山岭云雾缭绕的地方稍作停留,人卸下被褥马卸下鞍。
寒冷的豆荚挂满天榆清晰可见,洁净的花朵像海上的团团桂花。
交往的朋友分散各地,陶渊明为此感到欢喜;官吏和士兵稀疏,嵇康也感到心境宽广。
方丈老人已无一根头发,更加明白他的来访并非为了权贵的皮冠礼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岭云合处小盘桓,人得敷衾马解鞍。" 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的安宁景色,人们在此休息,连马匹也放松了脚步,解除了鞍辔。这里的“岭云”给人以遮天蔽日之感,“小盘桓”则是山中曲折的小路。人的疲惫得以舒缓,而马的劳累也得到了一时的休息。
"寒荚著天榆历历,净华浮海桂团团。" 接下来的两句诗更深入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寒荚”可能指的是秋季或冬日的枣树,其果实在枝头挂着,而“榆历历”则形容其繁多。接着,"净华浮海桂团团"中,“净华”应是洁白的云朵,它们如同漂浮于海面之上的落叶,或许暗喻诗人心中的某种美好而纯净的愿景。而“桂团团”则可能指的是黄色的花朵,如同金桂,形容其繁盛且圆润。
"交游涣散渊明喜,吏卒萧条叔夜宽。" 这两句诗转向了人际关系和心境的描写。“交游涣散”表达了朋友间情谊的松散,而“渊明喜”则是对深远智慧所带来的愉悦之情。下一句,“吏卒萧条叔夜宽”中,“吏卒”可能指的是官员和士兵,而“萧条叔夜宽”则形容他们在夜晚的安详与宽裕。
"方丈老翁无一发,更知来不为皮冠。" 最后的两句诗,"方丈老翁无一发"写出了一个老人头发皆白,无一丝杂念之意象。而“更知来不为皮冠”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位的超然,不再追求那些如同皮毛一般的虚荣。
整首诗通过山中宁静的景色,自然界的美好,以及对人生智慧和超脱尘世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独坐有感
三年三中秋,月作一样奇。
清贫不设客,老倦不吟诗。
今年更凄凉,儿孙锁秋闱。
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
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
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
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
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
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
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
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
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
前辈已彫谢,诸兄亦无遗。
奇孤一身在,流落天之涯。
明月如昨日,而我鬓成丝。
天人固异分,何烦涕交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