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勉 制 干 侄 克 家 归 乡 宋 /柴 元 彪 五 年 不 得 共 团 栾 ,放 浪 东 吴 一 苇 间 。客 路 风 波 如 蹈 海 ,人 心 剑 戟 甚 于 山 。逢 春 回 雁 南 应 北 ,到 海 归 潮 去 复 还 。今 是 昨 非 浑 一 梦 ,庭 柯 园 菊 可 怡 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蹈海(dǎo hǎi)的意思:勇敢地冒险或毅然决然地迎接困难。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放浪(f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归潮(guī cháo)的意思:指潮水退回,涨潮之后的潮水回归到原来的位置。比喻一种事物或现象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浑一(hún yī)的意思:指总体、整体,没有分割或混杂。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路风(lù fēng)的意思:指行走的风尘气息,也指行路中的状况。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团栾(tuán l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怡颜(yí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愉快、舒畅,表达内心愉悦的情感。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昨非(zuó fē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重要或有关。
今是昨非(jīn shì zuó fēi)的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完全不同,形容事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注释
- 五年:指时间。
不得:不能。
共团栾:团聚。
放浪:自由自在。
东吴:古代地区名,这里指江南一带。
一苇:一片苇叶,象征简朴生活。
客路:旅途。
风波:比喻困难或险境。
蹈海:踏浪而行,形容艰难。
人心:内心。
剑戟:比喻忧虑或困扰。
甚于山:比山还要强烈。
逢春:遇到春天。
回雁:北雁南飞。
归潮:潮水回归。
去复还:退去后又回来。
今是昨非:今非昔比,变化很大。
浑:全然。
一梦:一场梦。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园菊:园中的菊花。
怡颜:使脸色愉悦。
- 翻译
- 五年无法团聚,我在吴地独自漂泊。
旅途颠簸如同在海上航行,心中的忧虑比山还要重。
春天来时北雁南飞,潮水到海边又退又涨。
过去与现在都像一场梦,庭前的树木和园中的菊花能使我心情愉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元彪所作的《勉制干侄克家归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侄子离别五年后的深深思念和对归乡之路的关切。首句“五年不得共团栾”直接抒发了与亲人分离的长久之情,"放浪东吴一苇间"描绘出侄子独自漂泊的场景,暗示旅途的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运用比喻,将旅途中的困难比作大海的波涛汹涌,以及内心的焦虑比作利剑般尖锐,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险和心境的复杂。
“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则借春天大雁南北迁徙和潮水涨落的自然现象,寓言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了对侄子归乡之路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今是昨非浑一梦,庭柯园菊可怡颜”以梦境结束,感慨过去的种种变迁如同一场梦,而眼前的庭前树木和园中菊花却能带来心灵的安慰,寄寓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和对生活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