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痛切(tòng qiè)的意思:极为深刻而真切的痛苦或感受。
岘山(xià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险峻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事物高耸、险峻。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夷陵(yí líng)的意思:指平定叛乱或征服敌人,使其归附。
征南(zhēng nán)的意思:指向南方进军或征服南方的行动。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岘山碑(xiàn shān bēi)的意思:指对人物行为或事物特点的极度赞美和歌颂。
- 鉴赏
这首诗《襄阳咏史(其四十)堕泪碑》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堕泪碑”的描绘与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愤深藉馆年年祭”,开篇即以“愤深”二字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基调——对某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愤慨与怀念。每年的祭祀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这里的“藉馆”可能指的是祭祀的场所或仪式,通过“年年祭”强调了这种纪念活动的持续性与庄重性。
次句“痛切夷陵岁岁祠”,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地点从“馆”转至“夷陵”,暗示了祭祀对象可能与夷陵地区的历史人物相关。通过“岁岁祠”再次强调了时间的延续性和纪念活动的频繁性,体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长久怀念和深深痛惜。
后两句“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未能亲见这位历史人物在“征南”时留下的“遗爱地”,即其功绩与影响所在的地方。而今,只能通过“泪堕岘山碑”来表达自己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之情。岘山碑可能是指与该历史人物相关的墓碑或纪念物,诗人的眼泪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场景的勾勒,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记忆的尊重与传承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舍人淮南提刑
啄木欲除蠹,蠹去树亦挠。
何须食微虫,尔腹岂不饱。
天下本无事,自为庸人扰。
君实知古深,终惭用倾巧。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
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纸首除南省郎。
欲使平刑安远俗,莫辞乘传历炎荒。
桂林地险通椎髻,阳朔峰奇削剑铓。
自有王门旧勋业,且须稀作上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