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发石亭境,夕宿桑首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兴(bù xīng)的意思:不受欢迎或不流行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成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能够保持平稳、稳定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或困扰。
池鱼(chí yú)的意思:指小范围内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现状或突破困境。
发石(fā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辞或行为像石头一样坚硬、刚强,不易动摇。
反上(fǎn shàng)的意思:指人物地位、境地等逆转或发生变化。
改辙(gǎi zhé)的意思:改变原来的方向或方法
回车(huí chē)的意思:指车行行至一定地点后,掉头返回原地。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转回原点重新开始。
结驷(jié sì)的意思:指用一条马缰绳来控制多匹马,比喻一个人同时掌握多个职务或管理多个单位。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亢阳(kàng yáng)的意思:形容人性格倔强、刚强,不服输。
零雨(líng yǔ)的意思:形容雨量非常小,几乎不下雨。
平陆(píng lù)的意思:指山势平坦,地势平缓。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石亭(shí tíng)的意思:石亭是指建在路旁、河边或庭院中的亭子,也可以用来比喻坚固、稳定的事物。
十旬(shí xún)的意思:十旬是一个用来表示时间的成语,指十天的时间。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肇允(zhào yǔ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德行或者事业开始兴盛,前程似锦。
咫步(zhǐ bù)的意思:指非常近的距离或极短的距离。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相忘鳞(xiāng wàng lín)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遗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涡路上的艰辛与困苦。诗中以“经涡路作”为题,通过“言归越东足,逝将反上都”的开篇,展现了诗人从越地返回上都的旅程。接下来的“后洫填中路,改辙修兹道”,则描述了道路因积水而变得泥泞,诗人不得不改变路线,寻找新的道路前行。
“旦发石亭境,夕宿桑首墟”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清晨出发,夜晚在桑首墟休息的情景。然而,旅途中的困难并未因此而减轻,“劲焱不兴润,零雨莫能濡”表明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下,雨水也无法滋润干渴的土地,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亢阳弥十旬,涓滴未暂舒”进一步强调了长时间的酷热无雨,使得原本湿润的土地也干涸了。“泉流成平陆,结驷可回车”则描绘了原本流淌的泉水如今已干涸,连马车都无法通行的景象,凸显了干旱的严重性。
“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被干涸池塘困住的鱼,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的无奈和痛苦。“咫步不能移,白日奄桑榆”最后两句,以“咫步”和“白日奄桑榆”(太阳即将落山)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紧迫和旅途的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旅途遭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