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黄初平,牧石惊其兄。
至今山中石,尚作羝羊形。
未闻牧云谁氏子,牧云自号逃其名。
比之牧石仙,犹乃繫尘缨。
厥术乃至是,厥德良可称。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明·王绂】我闻黄初平,牧石惊其兄。至今山中石,尚作羝羊形。又闻苏子卿,风雪牧北庭。辛勤十九年,犹持汉家旌。未闻牧云谁氏子,牧云自号逃其名。云中所牧竟何物,以云为牧何所凭。比之牧石仙,犹乃繫尘缨。意为牧云人,足不到边城。但见长裾曳侯第,傍人指是侯门英。静中默与元气会,雄谈四座风雷惊。端倪变化竟莫测,显晦孰可知其情。得非当年豢龙氏,驯致神物驱幽灵。丰隆施鞭掣明电,天吴出浪翻沧溟。厥术乃至是,厥德良可称。吾将荐之达,天府游帝廷。好施霖雨苏苍生呜呼,好施霖雨苏苍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167c66c3305f50420.html
北庭(běi tíng)的意思:北庭是指中国古代西域地区的都城,也代表边疆地区。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长裾(cháng jū)的意思:长袍的下摆,比喻地位高贵或者有权势。
尘缨(chén y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战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和缰绳。比喻战争或竞争中争先恐后的情景。
初平(chū píng)的意思:初平指的是刚刚平定,刚刚安定下来。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得非(de fēi)的意思: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程度非常大,强调事物的真实与否。
帝廷(dì tíng)的意思:指帝王的庭院,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丰隆(fē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实丰满,充盈富裕。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好施(hào shī)的意思:指一个人乐于施舍,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侯门(hóu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显贵人家的门第。
豢龙(huàn lóng)的意思:豢龙意指驯养龙,比喻驯服厉害的人或物。
黄初(huá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或发展的初期阶段。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隆施(lóng shī)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乃至(nǎi zhì)的意思:表示强调某种程度上的连续性或扩展性,甚至达到更高的程度。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谁氏(shuí shì)的意思:指不知名的人,泛指任何人。
四座(sì zuò)的意思:指四座山或四座楼,形容高大壮丽的景象或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苏子(sū zǐ)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天吴(tiān wú)的意思:指天下间最为健壮强大的人物。
天府(tiān fǔ)的意思:指天子的官署,亦指天子的居所。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显晦(xiǎn huì)的意思:显露明白和隐蔽模糊的对比。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雄谈(xióng tán)的意思:指言辞气势雄壮,自视甚高。
驯致(xùn zhì)的意思:通过驯服和教育使人或动物变得温顺听话。
幽灵(yōu líng)的意思:指鬼魂、魂魄,也用来比喻隐藏在背后的危险或隐患。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云为(yún wéi)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其发展趋势。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豢龙氏(huàn lóng shì)的意思:豢龙氏是指饲养龙的人,比喻教育引导人才的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名为《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描绘了一位名为“牧云”的神秘人物,他以云为牧场,牧养着未知的生物,与传统的牧羊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开头通过引用古代传说,如黄初平牧石和苏武牧羊的故事,引出“牧云”这一虚构角色。接着,诗人描述“牧云”独自一人在云中牧养,不受世俗束缚,与天地自然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提到“长裾曳侯第”,暗示“牧云”虽远离尘嚣,但其智慧和影响力仍能触及权贵阶层,甚至影响到朝廷。
诗人进一步赞扬“牧云”的智慧和能力,称其术法高妙,德行高尚,能够驾驭神物,甚至能操控风雨,为苍生带来福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牧云”的敬仰之情,希望将其事迹传扬至天庭,让其成为普渡众生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超凡能力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