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阳(bó y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智慧出众。
不传(bù chuán)的意思:不传指不传颂、不传诵,表示不传播、不宣扬。
参同(cān tóng)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的关系。
鹅城(é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墙壁高而宽,如同鹅一样肥胖壮大。
庚桑(gēng sāng)的意思:庚桑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形容人的年纪很长,已经到了八九十岁。
古成(gǔ chéng)的意思:旧时的事物或观念变得陈旧过时。
焦先(jiāo xiān)的意思:焦急等待某人或某事的到来。
九锁(jiǔ suǒ)的意思:形容事物严密牢固,不易突破或解开。
李白(lǐ bái)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也指诗词写得好。
灵钥(líng yuè)的意思:指能够打开智慧、启迪心灵的钥匙。
南荣(nán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享有声望和荣誉。
贫苦(pín kǔ)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极度贫穷。
强犷(qiáng guǎ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强劲,刚毅坚强。
枉费(wǎng fèi)的意思:
[释义]
(动)白费,空费。
[构成]
并列式:枉+费
[例句]
不要枉费心机了。(作谓语)
[同义]
白费、空费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先室(xiān shì)的意思:指在行动、做事之前先有计划、先做准备。
像似(xiàng sì)的意思:形容相似或相仿。
休粮(xiū liáng)的意思:停止供应粮食,指断粮或停止供给生活必需品。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 注释
- 晚闻:傍晚才听说。
庚桑:指世俗生活。
陶顽:比喻顽固的心性。
枉费:白白浪费。
越子:古代越国人,可能指有修行的人。
休粮:停止进食。
参同:参悟、理解。
灵钥:通往仙道的钥匙。
伯阳:古代仙人或道教中的重要人物。
诸孙:孙子辈。
元化:生命的转化。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此处可能象征超凡脱俗的气质。
奠:设祭奠。
- 翻译
- 在南方的荣光中傍晚才听说道,还不愿放弃世俗生活
陶冶顽固的心性,试图变得强硬,却白白浪费了光阴和精力
越国的古人已经实践过,韩生教导我们不必依赖食物
通过参悟,找到了通往仙道的钥匙,打开了九重门,找到了仙人伯阳
在鹅城见到你的子孙们,他们的贫困让我心痛
只剩下焦先的故居,没有流传你关于生命转化的方法
你的遗像如同李白般飘逸,我在江边设祭,敬一杯酒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属于他的《和陶杂诗十一首》中的第八首。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在此通过与唐代诗人陶渊明的对话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人生哲理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开篇“南荣晚闻道”至“枉费尘与糠”几句,诗人借用陶渊明不愿随波逐流、保持本色的故事,抒发了对个人品格坚守和精神独立的赞赏。接着,“越子古成之”到“参同得灵钥”一段,通过引用先贤越子与韩生教诲、参同得道家的神秘钥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悟道通玄的向往。
在“九锁启伯阳”至“鹅城见诸孙”之间,诗人借用古代仙家伯阳之术和鹅城山的灵异传说,暗示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紧接着,“贫苦我为伤”一句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心与感慨。
最后,“空馀焦先室,不传元化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人学士的遗风不再,传承断裂的哀叹。而“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则是诗人通过对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理想和个性张扬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透露出他对生命、哲学与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品格坚守和精神独立的高度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痒不自禁,稍出脩禊兰亭词。
启函展玩未及竟,袖有黄纸天庭追。
口呿气褫僵欲死,一骑趣向咸阳驰。
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
龙腾凤集在御榻,平生触眼何曾窥。
自从茧纸归昭陵,宝气夜夜光陆离。
千年议论经几手,极力追仿分毫釐。
博闻强志子桑子,上下纂辑无或遗。
清臞不满六尺长,中有文字无津涯。
归君此编忽自笑,山东学究真黠儿,而今御史还书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