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犹离见,波罗僧羯谛。见莫能及,菩提萨婆诃。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子益所作的偈颂,它采用了佛教禅宗的语言和修行理念。"见见之时,羯谛羯谛",这里的"见"并非指日常眼见之物,而是指对事物的认知或意识。"羯谛"是梵文,意为"真实"或"正道",强调观察事物的真相。接下来的"见非是见,波罗羯谛",进一步指出这种"见"并非实见,而是超越了对现象的执着,趋向于真理的彼岸——"波罗羯谛",即涅槃。
"见犹离见,波罗僧羯谛",意思是即使有所领悟,也应超越这个领悟,达到无分别的境地,即"波罗僧羯谛",整个佛法的究竟解脱。最后的"见莫能及,菩提萨婆诃",表达了对无上智慧的追求,"见莫能及"意味着没有任何认知可以触及到佛的境界,"菩提萨婆诃"则是对觉悟者的赞叹和祈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引导读者在修行中超越表象,直指心性,追求真理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秀实监丞时惠佳章逋债稍多今因休暇再报一章当时同游已踰三月辄泛语以谢
人生萍梗踪,端若邂逅期。
奈何人常言,会合信有时。
鄙人初谒郡,故事科童儿。
竹马岂其情,驩笑亦强随。
岂缘特达贤,惜此驽钝姿。
乃信非偶然,三叶亲华枝。
此老辈行高,心事故崛奇。
逃禅昔苏晋,辞荣今介推。
十年守一官,不乐亦不悲。
独设诗中禅,健勇了未衰。
谈空不可攀,且报今年诗。
次韵韩毅伯拟别
江头三老风樯急,诗叟欲行还却立。
刚肠不解儿女悲,肯为别离襟袖湿。
翰墨场中空白眉,宦游不遂休奔驰。
平生讷室有秘诀,持以赠君君可归。
静而无哗气方定,清而寡欲心自正。
耳根毁誉等风波,眼界枯荣俱泡影。
得此还家虽退藏,被褐怀玉中含光。
踏破青鞋行万里,猛省昨非今近是。
但看污渎有灵龟,莫道蹄涔无尺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