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陛下(bì xià)的意思:用于尊称皇帝或帝王。
并驱(bìng qū)的意思:指两者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好官(hǎo guān)的意思:指品德优良、能干公正的官员。
华毂(huá gǔ)的意思:形容车辆的装饰华丽,轮毂美观。
累臣(léi chén)的意思:指连累忠臣良将,使其受到不白之冤。
两岐(liǎng qí)的意思:两个分叉的道路,比喻选择困难或进退两难的境地。
颦眉(pín méi)的意思:皱眉头,表示忧虑、不满或不高兴的表情。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山呼(shān hū)的意思:指高山之间传来的回声,形容声音嘹亮、回响远大。
甚者(shèn zhě)的意思:甚者是一个用于修饰程度深的词语,表示某种情况或程度极其严重、深刻、极端的意思。
通逵(tōng kuí)的意思:指通达天下,无所不通。
英明(yī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聪明、明智的表现。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读邸报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批评,同时也流露出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感慨。
"并驱华毂适通逵,中路安知判两岭。" 这两句描绘了官员们争相奔走于权力中心和边远地区的情景,通过“华毂”(华美的车轮)来形象地表达官场中的激烈竞争,而“中路安知判两岐”则透露出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确与错误、是非的考验。
"邪等惟余尤甚者,好官非汝孰为之。" 这两句批评了当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即一些不道德的人物得以充斥于高位,而真正的清廉官员却难以得到重用。
"累臣放逐无还理,陛下英明有寤时。" 这里,“累臣”指的是被连累而遭受放逐的臣子,表达了对这些不公正待遇的哀叹,同时也寄托着希望,期待皇帝能够洞察一切,制定合理的治国之策。
最后两句“闻向萧山呼渡急,想追前事亦颦眉。” 通过“萧山”这个地名,诗人表达了对远离都城、偏僻地方的向往,这里的“呼渡”可能是指远行或逃避。而“想追前事亦颦眉”则是在回顾往昔时光,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政治现实以及个人遭遇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