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得要(de yào)的意思:得到的要珍惜,不要轻易放弃。
的是(de shì)的意思:表示肯定、确定。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高足(gāo zú)的意思:学生的学问高超,才华出众。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骄儿(jiāo ér)的意思:形容傲慢自大的人。
苦志(kǔ zhì)的意思:指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或目标而付出艰辛努力的决心和意志。
蟠木(pán m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才能、品德等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善名(shàn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好、声誉良好。
食田(shí tián)的意思:指依仗权势、靠关系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而得到好处。
妄庸(wàng yōng)的意思:形容人自负、傲慢,自命不凡。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先容(xiān róng)的意思:介绍、引见。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吟味(yín wèi)的意思:细细品味、深思熟虑
庸人(yōng rén)的意思:庸碌无能的人,指没有才干、没有作为的人。
有亲(yǒu qīn)的意思:有亲指与某人有亲戚关系、亲近的关系。
- 注释
- 江湖:指社会或武林,这里比喻人生舞台。
妄庸人:指取得世俗成功但品性平庸之人。
蟠木:比喻有才能但未被赏识的人。
高足:指有才华的学生或弟子。
要津:关键职位或重要位置。
吟味:诗歌的品味和意境。
食田饮井:比喻辛勤劳动。
骄儿:指作者的孩子。
上有亲:指上有需要照顾的长辈。
- 翻译
- 我在江湖中颠倒了二十个春天,那些成功的人不过是平庸之辈。
他们起初并不接纳我这棵弯曲的大树,我的高才无法得到重要的职位。
大众给予我善名以酬谢我艰辛的努力,但不要让我闲适的生活消磨了诗的韵味。
我知道是谁在耕田打井,下面有我骄傲的孩子,上面还有需要照顾的亲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觌所作,名为《次韵答陈殿丞见寄》。从诗的内容来看,李觌在表达自己对于世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颠倒江湖二十春,干时的是妄庸人。”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二十年的春天,但江湖却在颠倒,这里的“颠倒”指的是世事的沧桑变迁,也可能是个人命运的起伏。接着,“干时”的“时”,通常指代朝代或时代,而这里与“妄庸人”相呼应,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中,有很多平庸无能却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物。
“先容不肯收蟠木,高足无从得要津。”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对于品德高尚之人的赞赏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先容”可能是指有德行或才华出众的人,而“不肯收蟠木”,则是比喻这些人不会去追求那些平庸的事物。相反,“高足无从得要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虽然立志高远,却找不到实现抱负的途径。
“众与善名酬苦志,莫将吟味养閒身。”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我修养的坚持。诗人认为应当与那些有美好名字(即德行或声望)的朋友们共勉,不要让自己的志气在闲适中被磨灭。
“食田饮井知谁力,下有骄儿上有亲。”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于家庭的牵挂。诗人提醒自己,日常所需的粮食与水都离不开别人的劳动(“谁力”),而在家中,有骄横的孩子需要教育,也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时代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
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
中宵出驺驭,清夜旅牲牷。
触日看初起,随车应物先。
雷音生绝巘,雨足晦平阡。
潇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歌谣諠泽国,稼穑遍原田。
故事三台盛,新文六义全。
作霖应自此,天下待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