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月逾白,满径横藻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尘杂(chén zá)的意思:指事物杂乱、混乱不堪、纷乱不清的状态。
池畔(chí pàn)的意思:指离开尘嚣,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前星(qián xīng)的意思:前兆、征兆
神影(shén yǐng)的意思:指人或物的形象或行动如神一般灵活敏捷,具有超凡的能力或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霜林(shuāng lín)的意思:形容秋冬季节寒冷的景象。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心迹(xīn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内心感情、思想、意志等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痕迹或迹象。
形神(xíng shén)的意思:形态和神态。
自顾(zì gù)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需要或利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晚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首句“霜林月逾白”以霜覆盖的树林和更加明亮的月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满径横藻荇”描绘了月光下小径上藻类植物的倒影,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万籁总无声,大地此时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沉睡之中,只有诗人的心灵在独自跳动。这种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心迹两寂寞,尘杂不须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杂念的摒弃,暗示了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纯净。接下来,“檐前星已稀,池畔鹤初警”描绘了夜空中的星星逐渐隐去,池边的鹤开始发出警觉的声音,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觉醒。
最后,“独往亦独回,自顾形神影”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与思考,无论是独自前往还是返回,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独立与自省的状态,形影相吊,却也自在其中。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