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看桃李花未出,不知花开能几日。
日寻桃李不暂停,恐未十回花已失。
病心(bì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烦乱,忧虑不安。
春月(chūn yuè)的意思:春天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景色。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急景(jí y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急速变化。
筋骸(jīn hái)的意思:指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也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健壮有力。
酒醴(jiǔ lǐ)的意思:指美酒和糯米酒,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孟春(mè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开始,也可指春天的第一个月。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试行(shì xíng)的意思:试验性地实施或尝试新的方法、政策或计划。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无邻(wú lín)的意思:没有邻居,孤立无援
心尚(xīn shà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的心理状态或价值观念。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月间(yuè jiān)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一个月的时光。
暂停(zàn tíng)的意思:暂时停止或中断某项活动或行动。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题为《简如晦伯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迅速流逝的感慨。首句“一年孟春月已晦”描绘了初春时节,月份已经接近月底,暗示时间的快速流逝。诗人感叹腊月(冬季)仿佛转瞬即逝,“思去去腊如须臾”,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惋惜。
接着,诗人指出春天的盛事往往在二月间展开,“春事竞在二月间”,强调了这个季节的短暂和宝贵。“急景岂与正月殊”进一步强调正月与二月的景色变化相似,但时间紧迫,不容拖延。
诗人观察到桃花李花尚未盛开,“今看桃李花未出”,担心花开的时间不会长久。“日寻桃李不暂停”表达了诗人急于欣赏春光的心情,担心还没来得及多看几回,花朵就凋谢了。
尽管身体状况不佳,“筋骸纵病心尚壮”,诗人仍渴望借酒消愁,但“酒醴虽无邻可乞”暗示没有朋友可以共饮。他提出邀请朋友城东同行,“城东欲与君试行”,希望与朋友共享这春光,哪怕只是书生般的清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易逝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舂粮了朝炊,细大供十口。
身穷两脚健,天意非汝厚。
前年取荆钗,颇不窥户牖。
甘心似黔娄,习气除夙有。
今年长一女,自省称父母。
方其我少时,岂意今老丑。
时平米谷贱,兄弟仍聚首。
先人敝庐在,清话辰徂酉。
盍簪到诸雏,千指谅非久。
居然小世界,荣悴同一朽。
去城不三里,经岁绝奔走。
登门亦无宾,老树堪尚友。
青毡古家法,迍贱当自守。
能甘此中泉,不饮富人酒。
和羹之说昔有闻,岂得不如鲁泮芹。
闻名尚救渴将军,会稽竹箭胡能群。
初花的皪美无度,情事淡泊春空云。
树犹如此人何堪,再三叹息殷仲文。
江南晚生敬耆旧,汲水封植敢不勤。
清霜既降河水涸,笑持双鬓举似君。
人间凉燠易更变,有底寒谷回氤氲。
神奇正尔出臭腐,枯木何怪生奇芬。
诸生径登李杜坛,此老行策伊傅勋。
吾诗称赞愧不足,举止羞涩如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