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石欲邀娲再鍊,变桑谁信海三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冲压(chòng yā)的意思:指势不可挡,冲击力强大。
地处(dì chǔ)的意思:指所处的位置或地理环境。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连绵(l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指接连不断、不间断地延续。形容时间、山脉、河流等连续不断地延续下去。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三迁(sān qiān)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多次变动,也可用来形容心思不定,不安定的状态。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修复(xiū fù)的意思:修身:修养自己的品德;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指一个人要先修养好自己的品德,然后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
雨势(yǔ shì)的意思:雨势指的是雨水的力量和规模。用来形容雨水的大小、强度以及连续性。
中雨(zhōng yǔ)的意思:中等大小的雨
租税(zū shuì)的意思:指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租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黔地特殊的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民生活之困。首句“闻道黔中雨势偏”,点明黔地雨水丰沛的特点,为后续描绘埋下伏笔。接着“秋冬兰雨更连绵”进一步强调了黔地雨量充沛,四季皆雨的景象。
“气迎塞北风掀浪,地处瀛东水上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黔地的湿润气候与北方的干燥气候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出黔地水汽丰富,仿佛置身于水天一色的仙境之中。同时,“气迎”二字生动地展现了空气与风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补石欲邀娲再鍊,变桑谁信海三迁”这两句则运用神话传说,借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改变恶劣环境的渴望。通过“补石”和“变桑”的设想,诗人寄托了对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望。
最后,“可怜冲压艰修复,租税年年泣废田”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黔地人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农田荒废,而不得不面对沉重的租税负担,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黔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深刻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不易,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山别墅吾乡京官淀园公退之所金陵尚书何恪慎公旧居也余尝为书寄舫题诗于后乙卯之秋公子青耜农部重过感怀题诗见赠次答·其一
犹记柴扉傍液池,退朝觞咏集于斯。
十年画舫留题处,一榻僧寮对影时。
传舍不知谁是客,角巾无意再寻诗。
请看车辙门前路,苔藓斑斑在井眉。
小春初旬周筱云芷衫约同阮梅叔明经陈鲁山孝廉游平山堂归至虹桥小饮以同游平山堂分咏拈得山字
浮生难得是清閒,一棹寻僧共往还。
古佛笑迎前度客,夕阳红过隔江山。
人来粉剩金残地,秋在黄花白雁间。
有约虹桥买村酒,暮钟声裹别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