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敷媚·其一戏和友人席上有赠》
《罗敷媚·其一戏和友人席上有赠》全文
明 / 龚鼎孳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镜台谁写西湖影,谈抹浓妆步屧生香

秋水亭亭一行

清溪烟雨青山画,金粉鸳鸯,醉是何乡。

花月须排一万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金粉(jīn fěn)的意思: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镜台(jìng tái)的意思: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浓妆(nóng zhuāng)的意思:指化妆得很浓厚,形容妆容浓重。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水亭(shuǐ tíng)的意思:水亭是指建在水边的亭子,也用来比喻临水而建的房屋。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镜台谁写西湖影"暗示着西湖美景如画,被巧妙地映照在镜子上,仿佛是女子精心打扮时的灵感来源。"谈抹浓妆,步屧生香"则描绘了女子妆容的细致与身姿的优雅,行走间带出淡淡香气,令人遐想。

"秋水亭亭玉一行"运用比喻,将女子比作秋天清澈的水面中挺立的一行玉树,既形容她的清丽,又暗含静谧的意境。接下来的"清溪烟雨青山画,金粉鸳鸯"通过山水画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环境,鸳鸯则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最后两句"醉是何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情景的沉醉,以及对这种美好时光的向往,似乎在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这样的情景,便是心灵的归宿。"花月须排一万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无数个花好月圆的时刻,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对女子的细腻描绘和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渲染,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龚鼎孳

龚鼎孳
朝代:明   字:孝升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634年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
猜你喜欢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二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0)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0)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

高阁晴轩对一峰,毗陵书客此相逢。

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

山馆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上方有路应知处,疏磬寒蝉树几重。

(0)

杂曲歌辞·其十一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0)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0)

湖亭晚望残水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