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秋夜闻笛(其四)》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秋夜闻笛”这一主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音乐深邃情感的共鸣。
首句“却是悲秋感慨同”,诗人直接点明了秋天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联系,秋天的萧瑟与人的哀愁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接下来,“片心先与曲相通”,进一步阐述了音乐与人心之间微妙的关联,仿佛音乐能够触及心灵深处,引发共鸣,使得听者的情感得以释放和表达。
“莫将杨柳因风去”,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杨柳随风飘动的情景赋予了一种动态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让岁月如同杨柳般轻易地随风而去,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时间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裒谢伤心在六宫”,则将情感的抒发推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层面。“六宫”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宫廷或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诗人通过“裒谢”(凋零、衰败之意)这一词汇,表达了对社会变迁、人事离合的深深忧虑和感伤。这句话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体命运的关切,也触及了对整个社会、历史变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音乐、自然以及社会变迁的独特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深邃的情感表达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谢宪使还广西
谢公青云器,发身自科名。
初命属司寇,特达蜚贤声。
十年典大郡,政化龚少卿。
遂升董外宪,八桂歌澄清。
展矣冰雪操,谅哉矜恤情。
圣人御寰宇,简贤寄嫠茕。
安得皆若人,四海臻咸宁。
春兰花始开,述职趋明廷。
我昔尝同朝,相见慰平生。
握手甫一再,驱车复南征。
故写向往意,聊赠万里行。
送陈景著编脩以母老乞近地得福州教授
振佩谢彤陛,驱车出重城。
堂中有寿母,奉以趋脩程。
秉志存事君,母也迫衰龄。
仰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
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
行路岂不难,适愿心孔宁。
济济玉堂侣,祖饯罗冠缨。
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
易得四海誉,难致乡里名。
矧乃来学众,逝将于我承。
黾勉慎所操,庶用闳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