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馆 书 事 明 /陶 安 多 半 草 树 未 芟 除 ,野 豕 山 獐 走 傍 庐 。三 五 吏 曹 来 捧 牍 ,欹 斜 客 枕 罢 观 书 。秋 江 潮 涌 霜 飞 晚 ,暮 霭 鸿 征 月 上 初 。木 落 风 高 生 远 兴 ,思 归 意 不 在 鲈 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客枕(kè zhěn)的意思:指客人在别人家中的枕头,比喻寄居他人之处。
吏曹(lì cáo)的意思:指官吏、官员。
暮霭(mù ǎi)的意思:指夜晚时分的浓厚烟雾或浓重的云雾。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三二(sān èr)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迅猛。
芟除(shān chú)的意思:除去,清除
思归(sī guī)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
野豕(yě shǐ)的意思:指野猪,比喻凶恶的人或事物。
远兴(yuǎn xī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远处显露出兴盛的迹象,也可指远方的兴盛之势。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秋馆书事》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秋日馆舍中读书的生活情景。首句“多年草木未芟除”展现了馆舍周围环境的自然风貌,草木茂盛,未加修剪,透露出一种野趣和宁静。次句“野豕山獐走傍庐”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野外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三二吏曹来捧牍”写的是官吏们前来送公文的情景,体现了作者的公务繁忙。然而,“几回客枕罢观书”又显示出他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在忙碌之余也不忘沉浸于书卷之中。接下来的两句“秋江潮涨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如江潮上涨、霜降天晚、大雁南飞和新月初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最后,“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未因鲈鱼(象征故乡)而转移,而是被秋风引发的远方思绪所牵动。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归隐之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其三
岁穷风雪飘零,望迷万里云垂冻。
红绡碎剪,凝酥繁缀,烟深霜重。
疏影沈波,暗香和月,横斜浮动。
怅别来,欲把芳菲寄远,还羌管、吹三弄。
寂寞玉人睡起,污残妆、不胜姣凤。
盈盈山馆,纷纷客路,相思谁共。
才与风流,赋称清艳,多情唯宋。
算襄王,枉被梨花瘦损,又成春梦。
秋夜送赵冽归襄阳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