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折 桂 令 ·中 秋 元 /张 养 浩 一 轮 飞 镜 谁 磨 ?照 彻 乾 坤 ,印 透 山 河 。玉 露 泠 泠 ,洗 秋 空 银 汉 无 波 ,比 常 夜 清 光 更 多 ,尽 无 碍 桂 影 婆 娑 。老 子 高 歌 ,为 问 嫦 娥 ,良 夜 恹 恹 ,不 醉 如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飞镜(fēi jìng)的意思:指快速行动或迅速反应。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桂影(guì yǐng)的意思:桂树的影子,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高尚的人。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良夜(li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平安无事,夜间安宁的意思。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无波(wú bō)的意思:没有波浪,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恹恹(yān yān)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无力,精神不振。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照彻(zhào chè)的意思:彻底理解或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含义。
- 注释2
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
银汉:天河。
桂:指传说中月中的桂树。
婆娑:形容桂树的影子舞动。
嫦娥:传说中月官里的仙女。
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 译文
- 那一轮悬挂高空的明镜,是谁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个山河。秋天的露珠清凉凄清,水洗过般的明净夜空里,银河平静无波。此夜的月光,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无碍地看到,桂树的影子在舞动。我不由得引吭高歌,问嫦娥仙子,在这美好的夜晚,何不纵情一醉?
- 赏析
月亮因其朦胧、晦暗、可阐释性强,历来是文人墨客们乐于歌颂的对象。这一看上去单调、简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形象。清夜良辰,对月兴叹,文学家们往往会敏锐地觉察到月亮的圆缺不定,同时感到自身的渺小。这时,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抒发。这首双调《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这首散曲作者着力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灵。通过对澄澈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异常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最后才以对嫦娥发问的形式,抒发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结构则是触景生情,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转、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迹。凡此皆别具一格。)
首句“一轮飞镜谁磨”即是写月。天空中这一轮飞镜般的明月,是谁将它打磨得这般圆滑清亮?比喻和语言虽简单,但不失优雅。这一句反问好像作者在宁静的夜晚,独自一人与月相望后,发出的轻声探问。)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仿佛照彻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这句紧承上句反问而来,写“飞镜”的实际效果,也是作者直观感受的延伸。张养浩没有直视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绘它遍洒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后的效果。月光与日光不同,不会给人强烈、充满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阴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彻”“印透”是月光无孔不人的渗透、无声无息的轻抚。)
“玉露泠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四句,写秋夜里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时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衬得更加洁白、优美。透明的清白色遍洒在整个秋夜的天空里,洗净了平日银河波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较平常更盛,所以说“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达,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树上。澹澹清夜,树影婆娑,明月清光,相与无碍,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图画。)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最后四句又是反问。作者引吭高歌,对月起舞,只想问问那月中的嫦娥,这般良夜美景,如此动人心弦,此时此地,何不纵情一醉?这四句表现作者月夜赏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丽和孤独的象征。
张养浩自叹不如嫦娥一样,可以长生长在,看尽世间浮华。但他可以亲身体验人间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这种现世世界的情感与自然世界的永恒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无限悲伤的情绪,所以说“不醉如何”。)
总体来说,《折桂令》一曲所描写的月亮既不同于“秦时明月汉时关”,又不同于“月有阴晴圆缺”,更不同于“对影成三人”,但又确确实实继承了先辈文人对月这一意象的阐释,独具空灵、幽远的艺术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栈
山腰万仞露,不临不测渊。
俯身窥栖鹘,举手接飞鸢。
山头旧冰雪,闪闪挂飞泉。
溪中万古石,跳珠溅潺湲。
忽惊仄路绝,空行驾危椽。
峰峰自回合,藤曼束荒烟。
盘盘缘石壁,磴磴扪青天。
遥看来往人,缥缈讶飞仙。
更闻猛虎啸,当我踞层巅。
劳臣有定限,岂敢惮艰难。
匹马千山外,迢迢夕照前。
六月廿九日女弟洁晬盘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
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
晬盘设地席,百玩任纷投。
妇佩宜箴管,女贽重枣修。
提挈透春葱,喃喃笑语稠。
博得堂上欢,靧面桃花浮。
余时方总角,兄长京洛游。
念兹设帨辰,千里隔莱州。
阿姊性亲爱,喜得雁行俦。
名成双博士,阃德著和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