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盛集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韵·其六》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钓矶(diào jī)的意思:比喻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
酒具(jiǔ jù)的意思:指用于盛放、调配和享用酒的器具。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乾鹊(qián què)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行动迅速而突然,往往不经过思考和准备。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亡酒(wáng jiǔ)的意思:指喝酒过量,酒力完全丧失。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秋日郊游图景。诗人以闲适的心情,漫步于古旧的钓鱼石旁,周围树木的影子与水面的波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乾鹊和焦鹩在空中飞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接着,诗人通过“奴嚣亡酒具,客醉唾僧衣”两句,巧妙地描绘了聚会的场景。虽然没有酒具,但客人们却因欢聚而醉,甚至有些放肆到唾在僧衣上,这既体现了聚会的热烈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最后,“又趁芦花去,长歌缓棹归”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芦花飘扬的季节里,乘船缓缓归来的情景。长歌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