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辩口(biàn kǒu)的意思:指能够辩论口才出众、能言善辩。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常见(cháng jiàn)的意思:常见意指经常出现或普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春蚕(chūn cán)的意思:比喻人在适当的时机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广坐(guǎng zuò)的意思:指坐得宽敞舒适,也指坐得久、坐得稳固。
挥弄(huī nòng)的意思:指随意摆弄、玩弄。
击拂(jī fú)的意思:击拂是指击打拂拭,比喻批评、责备或斥责。
解纷(jiě fēn)的意思:解决纠纷、调解争端。
毵毵(sān sān)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少。
指南(zhǐ nán)的意思:指引、引导的书或物品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注释
- 麈髦:古代用麈(鹿一类动物)尾制成的拂尘。
白玉:象征纯洁或贵重。
毵毵:形容毛发细长的样子。
击拂:拂拭,也指辩论。
指南:指引方向,比喻指导。
诸生:众多学生。
辩口:能言善辩的口才。
剧春蚕:像春天忙碌的蚕吐丝一样。
解纷:调解纠纷,解决争端。
常见:经常看到。
- 翻译
- 麈毛装饰着白玉,轻轻挥动如细软的柳丝。
它不仅用于拂尘,更是为你指引方向。
众多学子围坐宽敞的厅堂,辩论之舌犹如春天的蚕丝纷飞。
这物件能化解纷争,但我常常目睹,无需多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李文伯暑时五首(其二)麈尾》。诗中,黄庭坚以麈尾为题材,通过描绘麈尾的白玉装饰和柔软的鬃毛,形象地展现了其精致与细腻。他不仅赞美麈尾的使用价值,如击拂和指引的作用,还将其与学子们在广座上辩论的情景联系起来,比喻学子们的言辞如同春蚕吐丝般丰富和生动。最后,诗人强调麈尾在解决纷争中的作用,虽然常见,但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通过日常物件寄寓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即寓言于物,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仙山访隐图
仙山渺何许,飞楼跨苍穹。
谁携九节杖,直入烟霞中。
雨馀千涧急,略彴微径通。
松花落金粉,衣袂回春风。
幽怀何以写,赖有爨下桐。
吴江脱屣后,不逐陶朱公。
还来白云里,挥弦送飞鸿。
苕溪隐君子,苦心乃良工。
五岳在只手,三山入双瞳。
每于生纸上,经营意无穷。
我知图画理,能使尘虑空。
胡为效病鹤,局促遭樊笼。
何当赋招隐,山幽多桂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