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秸供羸马,纤鳞喂乳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包(bìng bāo)的意思: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处理或解决。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两仪(liǎng yí)的意思:两仪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两种力量或者两种状态。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对立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三韭(sān jiǔ)的意思:三根韭菜,比喻人多而杂乱。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纤鳞(xiā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极为细小、丰富。
易牙(yì yá)的意思:易牙是一个古代音乐家的名字,该成语指的是音乐技艺高超,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 注释
- 学易:学习《易经》。
博:广博。
乾坤:天地,也指《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
第一爻:最基础的爻象。
两仪:阴阳。
细察:深入观察。
万象:万物。
并包:包容。
枯秸:干枯的秸秆。
羸马:疲惫的马。
纤鳞:细小的鱼鳞。
乳猫:幼猫。
吾衰:我衰老。
三韭:三把韭菜。
端胜:确实胜过。
易牙庖:易牙,春秋时期著名厨师,这里泛指高超的烹饪技艺。
- 翻译
- 学习《易经》不必广博,只需理解最基础的爻象。
阴阳二气的变化可以洞察一切,包容万物。
枯草喂养疲惫的马匹,细小的鱼儿滋养幼猫。
我年老仅剩三把韭菜,但自认为比易牙烹调的菜肴更胜一筹。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生活情趣的诗,通过对《易经》的学习和体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自然变化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认识。
"学易何须博,乾坤第一爻。" 这两句开篇便揭示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他认为学习《易经》并不需要广泛而浅薄的知识,只需抓住其根本即乾坤两卦之变化,这已经包含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
接着,"两仪能细察,万象已并包。"进一步强调了对乾坤两极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涵盖了天地间一切现象。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则是用具体生动的景象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情趣。"枯秸供羸马,纤鳞喂乳猫。" 这里的“枯秸”指的是干草,“羸马”则是一种瘦弱的马,诗人通过这两物比喻,表达了对待人的仁慈和生活中的细腻关怀。而“纤鳞”则是鱼鳞的意思,这里是说诗人甚至会喂养那些微小的生命,如同母亲喂养幼猫一样。
最后,“吾衰有三韭,端胜易牙庖。”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生活态度。"三韭"可能指的是三种修养或智慧,"端胜"则是形容词,意味着完美无瑕,"易牙庖"则是古代名相尧舜的庖厨之意,这里借用来比喻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高尚的情操。
这首诗通过对《易经》的深刻领悟和日常生活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宋末元初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远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窗为凯上人赋
凯上人,南游越王之古台,飞锡近自龙溪来。
雪晴戴笠走相访,为报窗外梅花开。
大庾岭头春信早,五叶一花谈未了。
曹溪香水接龙溪,铁石心肠向谁道。
铁中有黄金,铸出瑰奇磊落之贞心。
石中有白璧,琢出崒律巉碞之老骨。
何年移种龙溪旁,影落袈裟月到窗。
维摩帐底定初起,天女散花春满堂。
凯上人,向何处,来往虚空本无住。
二千里外白头翁,三年不蹋西湖路。
山中猿鹤寄书来,我亦相期看花去。
送人还贵州
别情何草草,倾盖苦不早。
暌违三十年,隔越万里道。
忆在东冈日,彬彬丽文藻。
子少我当壮,子壮我复老。
人生百年内,安得长美好。
故交曙星稀,先哲流电扫。
岂无杯中物,与子一倾倒。
昨游玄都观,共觅安期枣。
挂弓榑桑枝,洗剑沧海岛。
酒阑别我去,何以慰幽抱。
楚山郁丛丛,巴水深浩浩。
愿言崇令德,黄发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