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处红糟先欲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与(bǎ yǔ)的意思:指对待人情、事物时,既能放得开,也能抓得住,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事情。
厨娘(chú niáng)的意思:指厨房中的女性厨师,也泛指擅长烹饪的女性。
莼丝(chún s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华富饶。
春纤(chūn xiān)的意思:春天的丝线,指春天的细雨。形容春天细雨的柔和、细腻。
春酲(chūn chéng)的意思:春天的酒
红糟(hóng zāo)的意思:红糟是指酿酒过程中产生的渣滓,比喻废物或无用之物。
解斗(jiě dòu)的意思:指解开纷争或争斗,使双方和解。
狂叫(kuáng jiào)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高声叫喊。
老饕(lǎo tāo)的意思:指对美食非常讲究,有一定见识和品味的人。
难胜(nán shèng)的意思:难以战胜,难以制服,无法克服的强大力量。
偏解(piān jiě)的意思:对事物的理解或解释存在偏差或错误。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食品(shí pǐn)的意思:指人们用来供养身体、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消瘦(xiāo shòu)的意思:指人体瘦弱、消瘦的样子。
小姬(xiǎo jī)的意思:指年幼的女子。
嫣红(yān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红润,美丽动人。
- 鉴赏
这首《青玉案·咏糟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食品厨娘精心制作的糟蛏,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食物的美味与诱人之处。
首先,“春酲未析三更后”,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深夜微醺、静谧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接着,“橙片切、莼丝糅”两句,运用了“切”、“糅”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食材的精细处理过程,橙片的鲜亮与莼丝的柔韧相互交织,预示着即将呈现的美食之丰富与精致。
“食品厨娘偏解斗”一句,既是对厨娘技艺的赞美,也暗示了她对食材的巧妙搭配和烹饪手法的独特理解。“滑应凝碗,松难胜齿,几瓣嫣红透”则进一步描绘了糟蛏的口感与色泽,滑嫩如脂,松脆可口,嫣红的汁液透过透明的碗壁,令人垂涎欲滴。
“金刀小向霜天剖”一句,通过“金刀”与“霜天”的对比,不仅强调了制作过程的精细与时间的选择,也赋予了作品一种高雅的艺术气息。“越衬出、春纤消瘦”则将厨娘的手工之美与食物的形态之美相融合,春日的纤细与食物的精巧相互映衬,增添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最后,“捧处红糟先欲溜。小姬无语,老饕狂叫,把与梅同嗅。”这一段通过动作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们对美食的期待与满足。小姬的沉默与老饕的狂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可能是在欣赏与等待,后者则是对美食的极度喜爱与享受。将糟蛏与梅花一同嗅闻,更是巧妙地将食物的香气与自然界的美好相联系,提升了作品的意境。
综上所述,《青玉案·咏糟蛏》不仅是一首对美食的赞歌,也是对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颂扬。它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将食物的美味、制作的过程以及人们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中登姑苏台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
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
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
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