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头已白,邻邑幼曾游。
《午暑憩潭田精舍老僧求询其曾游方否云以少尝一到分宁感而赋此》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寂处(jì chǔ)的意思:指安静、寂静的地方或环境。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无世(wú shì)的意思:没有世界,指无人能够与之比肩的人或事物。
有古(yǒu gǔ)的意思:有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某事物的历史悠久、古老、有历史价值。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深寂的修江边,寄居于高丘之上的兰若(寺庙)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松竹有古意,云山无世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老僧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他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通过“老僧头已白,邻邑幼曾游”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融入其中,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僧过去游历经历的赞叹。
“自哂何为者,半生踰百州”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短暂、行迹广泛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老僧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湘川逢故人
少小□同巷,分携知几年。
乍逢如未识,相问转悽然。
月色秋看好,潮声夜听圆。
醉来共乡语,不觉是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