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吴门春暮重见杨枝》
《虞美人.吴门春暮重见杨枝》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千丝万缕隋堤柳,往事思量否。

杨花飞雪暮春时,又向专诸巷口杨枝

酒旗漾在皋桥下,醉杀休论价

半襟鹃血东风,可似尚书筵畔舞衣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酒旗(jiǔ qí)的意思:酒旗指的是宴会上用来标志酒楼或酒家的旗帜。引申为宴请客人的意思,也指宴席的盛况和氛围。

鹃血(juān xuè)的意思:指不正当的手段或残忍的行为。

论价(lùn jià)的意思: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讨论、评定。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书筵(shū yán)的意思:指读书或讲学的聚会,也可指学术交流的场合。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隋堤(suí dī)的意思:指随意放纵、毫无节制的行为。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巷口(xiàng kǒu)的意思:指在巷子口或街道口,表示位置相近、关系密切、亲近的意思。

杨枝(yáng zhī)的意思:指春天柳树枝发芽的时候。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专诸(zhuān z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专业技能高超。

隋堤柳(suí dī liǔ)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变化无常,不可预测。

千丝万缕(qiān sī wàn lǚ)的意思:形容事物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

鉴赏

这首《虞美人·吴门春暮重见杨枝》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于吴门(今江苏苏州)重逢隋堤柳的情景,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词中以“千丝万缕隋堤柳”开篇,将隋堤柳的繁茂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仿佛能感受到那柳丝随风轻轻摇曳的轻盈姿态。接着,“往事思量否?”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的思绪,引出他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杨花飞雪暮春时,又向专诸巷口见杨枝。”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杨花如雪花般飘落的场景,以及词人在专诸巷口再次见到杨枝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着对旧日时光的回忆。

“酒旗漾在皋桥下,醉杀休论价。”这里通过酒旗在水面上荡漾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沉醉与满足,似乎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最后,“半襟鹃血染东风,可似尚书筵畔舞衣红。”这一句以“鹃血”比喻泪水,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舞衣红”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悲伤的情绪,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隋堤柳、杨花、酒旗、鹃血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复杂心情,情感深沉而细腻,语言优美而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陈维崧词作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闲适

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

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

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

微躬所要今皆得,只是蹉跎得校迟。

(0)

东院

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

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

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

(0)

新雪二首·其一

不思北省烟霄地,不忆南宫风月天。

唯忆静恭杨阁老,小园新雪煖炉前。

(0)

花酒

香醅浅酌浮如蚁,雪鬓新梳薄似蝉。

为报洛城花酒道,莫辞送老二三年。

(0)

咏春雪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

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0)

他乡叙兴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

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