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路十贤.诸葛武侯》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夔路十贤”这一主题,聚焦于诸葛亮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王十朋在诗中以“卧龙起南阳”开篇,巧妙地引用了“卧龙”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的智慧与才情,暗示其虽未显山露水,但其卓越的才能犹如卧龙般潜藏待发。
接着,“不为鼎一足”一句,借用了古代象征国家统一的“鼎”之概念,暗指诸葛亮并非单纯为了填补政治权力的空缺而行动,而是出于更为深远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这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也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托名蜀丞相,相汉非相蜀”则进一步揭示了诸葛亮的真正追求。他虽然担任蜀汉丞相,但其目标是辅佐汉室,实现国家的统一,而非仅仅局限于蜀地的治理。这种超越地域的胸怀和对大义的坚守,彰显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作为君子的高尚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简练概括,高度赞扬了他的智慧、远见、道德情操以及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展现了其作为历史伟人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临淮见邀同李比部汤内翰袁秘书梅孝廉张光禄盛胡二山人集道院登紫微阁观雪得城字
空里丹梯百尺行,日边凭槛看飞霙。
花成华盖中天阁,玉作长安北斗城。
瑞气崚嶒诸畤出,矞云缥缈五山平。
梁园盛有邹枚在,犹借相如赋客名。
辽后妆楼为雷雨所败有述
遗踪深阒寂,异代久崔嵬。
自昔琼为岛,犹传壁是台。
上都荒屋社,废阁弃山隈。
井画多存藻,阑雕半渍苔。
凝丹随日转,积翠亘天开。
林殿黄图胜,宫池太液回。
脂曾波共腻,镜与月俱摧。
花尚窥妆发,鸾仍学舞来。
千秋馀草木,一夕逐风雷。
河岳云俱幻,烟霜劫有灰。
秦年骊谷在,汉日柏梁灾。
不用留殷鉴,周基万岁培。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