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我麋鹿性,得此亦可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藩篱(fān lí)的意思:指用来限制或保护某种事物的界限或规则。
佳色(jiā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色彩或美好的容貌。
露晓(lù xiǎo)的意思:露晓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在黎明时分露出头来,指事情逐渐显露或暴露出来。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乃若(nǎi ruò)的意思:如同、仿佛
披风(pī fēng)的意思:指人们披在肩上的大衣,比喻掩盖真实面目,隐藏真实意图。
樵渔(qiáo yú)的意思:指人们艰苦劳动、勤劳致富的精神和行为。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鲜鲜(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新鲜、美味。
欣欣(xīn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
偃偃(yǎn y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静止不动的样子。
延蔓(yán màn)的意思:指植物蔓延生长,比喻事物不断扩展发展。
野居(yě jū)的意思:指在野外居住,远离尘嚣,独自安居。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自私(zì sī)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
麋鹿性(mí lù xì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本性温和、柔顺。
- 注释
- 朝雨:早晨的雨。
霁:雨后放晴。
禽哺雏:鸟儿喂养小鸟。
鲜鲜:鲜明、鲜艳。
敷:展现、显现。
恶其蕃:厌恶其繁多。
再三:多次、反复。
锄:除草。
群动:万物、生物。
一气:同源的气息。
奈何:为什么、怎能。
麋鹿性:指爱好自然的生活方式。
延蔓:蔓延生长。
亭亭:直立的样子。
濯露:洗去露水。
偃偃:懒散、悠闲。
樵渔:打柴和捕鱼,代指田园生活。
- 翻译
- 晨雨渐渐退去,鸟儿欢快地喂养小鸟。
庭院里的草新鲜繁茂,色彩一天天更加鲜艳。
孩童讨厌草多,请求我全部清除。
我却反复采摘,爱它胜过除草。
在生命的群体中,我们都源自同一气息。
为何只想独占,却要伤害它们以保自身。
更何况我本性喜欢自然,这些草木也能带来乐趣。
它们蔓延在篱笆间,仿佛身处野外。
清晨的露珠洗净了它们,风吹过后它们显得悠闲。
我所喜爱的正是如此,我的生活本该与樵夫渔夫相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与人生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谐共存的珍视。
"冉冉朝雨霁,欣欣禽哺雏",开篇即以轻柔的春雨和鸟儿欢快的叫声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鲜鲜中庭草,佳色日已敷",则是对庭院内新长出的青草进行描绘,这些草绿意浓郁,展示了生命力。
在"童子恶其蕃,谒我尽扫除"一句中,诗人通过孩子们嫌弃这些杂草并请求彻底清除的情景,引出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干预与选择。然而诗人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他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多样性的珍爱和包容:"我为再三撷,爱之不能锄"。
接下来的"人生群动中,一气本不殊",则是哲理的深化,强调万物共源,应该和谐相处。诗人质疑那些想要自私地排除他者的行为,并指出这样做法只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在"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躯"中,"彼"可能是指庭院中的草木,而"躯"则是生命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破坏自然和谐的行径的不解和批判。
随后,诗人以自己的性情自比于麋鹿,表明自己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从这些简单而纯粹的事物中获得快乐:"况我麋鹿性,得此亦可娱"。"延蔓藩篱间,常若田野居"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他选择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简单生活。
最后两句"亭亭濯露晓,偃偃披风馀"描绘了清晨露水和轻柔的春风,而"所嗜乃若此,我生合樵渔"则是诗人对自己这一生中最为珍视的东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的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庭院草木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对于生命多样性、自然和谐以及个人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