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蚌胎(bàng tāi)的意思:指两个蚌壳合在一起,比喻两个人或事物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出风(chū fēng)的意思:指人出去透透风,活动活动筋骨,以舒缓身体疲劳。
独至(dú zhì)的意思:独一无二的、独特的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清标(qīng biāo)的意思:指清除标示物或标志,也指清理、清除。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心镜(xīn jìng)的意思:指内心的反思和自省,意味着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莹然(yíng rán)的意思:形容物体光亮、透明。
鱼目(yú mù)的意思:指用鱼的眼睛来比喻人的眼睛,形容人的眼光短浅,看问题不深入。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至仁(zhì rén)的意思:指极其仁慈和宽容的品质
坐照(zuò zhà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受到严厉的批评或指责。
- 鉴赏
这首诗以“杂诗平韵(其十一)”为题,出自清代诗人章甫之手。诗中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的赞美与追求。
首句“伊谁坐照擅如神”,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世间谁能像神一般洞察一切,暗示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向往。接着,“心镜莹然独至仁”一句,将人心比作明镜,强调了纯净的心灵是至善至仁的象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不使迷来鱼目混,方知剖出蚌胎真”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真假难辨的鱼目混珠与蚌胎中的珍珠进行对比,强调了辨别真伪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喻了在复杂的人世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何等珍贵。
“松梅苦耐三冬冷,桃李争先二月春”则通过松梅与桃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植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不同态度。松梅在严寒中坚韧不拔,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而桃李则在春天抢先绽放,象征着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这一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了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在顺境中展现活力的哲理。
最后,“多少清标羞自献,可无物色出风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具有高洁品质却不愿轻易展示自己的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在世俗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不被尘世所污染的主题。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比,传递了对高尚品质的颂扬和对纯洁心灵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闲居精舍呈正上人
太室三招提,其趣皆不同。
不同非一趣,况是天游宫。
双岭前夹门,阁道复横空。
宝坊若花积,宛转不可穷。
流泉自成池,清松信饶风。
秋晏景气迥,皛明丹素功。
将近隐者邻,远与西山通。
大师假惠照,念以息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