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登千佛顶,位亚六阶躔。
文社尊韩伯,经门事董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为杨参政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杨参政生平的回顾与赞誉,展现了其在学术、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首句“特起西南纪,孤飞五十年”描绘了杨参政在西南地区独特崛起的过程,比喻他如同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历经五十年的辛勤努力,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既是对杨参政个人奋斗历程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在地方或领域内的影响力和地位。
接下来的“名登千佛顶,位亚六阶躔”进一步强调了杨参政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千佛顶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而六阶躔则可能是指古代官阶中的高位,表明杨参政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还在政治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文社尊韩伯,经门事董先”两句则点明了杨参政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他被文人学士尊崇为韩愈的后继者,同时在经学研究上师从董仲舒,体现了他在文学和经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最后,“山川有冥会,公在孝廉阡”表达了对杨参政逝世的哀悼之情。山川冥会意味着自然界的哀悼,而孝廉阡则是指埋葬孝廉之人的墓地,这里用以表达对杨参政作为一位杰出官员和学者的尊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杨参政在多个领域内的卓越成就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思。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
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好景渐宜夏。
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暮色苍然,明蟾先起,绝无云影来犯。
历日掀看,渐向中秋逼险。
不争差、些子光阴,肯夺个、好名先占。模范。
算尚留馀地,一分仍减。仿佛初窥鸾鉴。
正乍褪奁衣,侧边兜掩。瞒却人间,何处寻他缺陷。
便挨过、十二周时,定又是、一层烘染。微欠。
料垣娥不寐,匀圆双脸。
一泓晓气,冒庭柯之上。露泣风啼发秋想。
月痕如淡扫,半靥窥人,怜欲别,末忍凄然独往。
凭栏还独自,何处骚骚,翠竹迎凉递乾响,料此际人家,静掩碧窗,才寻梦、双眠罗帐。
天遣我、多情不成眠,把一卷、閒愁藕花边唱。
春苔覆堞日痕蔫。鸱啸墓门边。
雏蓝嫩紫催寒食,晚风里、乳蝶双眠。
月底梦回,伤心缇骑,感慨看江烟。
两眸酸泪泻如铅。倚石诵遗镌。
浇残一盏梨花酒,浸千尺、碧血黄泉。
鬼马踏云,群雄夜集,阴火射坟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