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闻夏杪颇待泽,南望心忧惄如?。
优沾晚稻可卜收,此音真吉因纾抱。
下河溃涝灾已成,一江之隔何龙昴。
孰非吾民忍异视,所幸救半事易了。
比户(bǐ hù)的意思:比喻人多拥挤的场所。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孑遗(jié yí)的意思:指孤立残存的、独自遗留下来的东西。
近年(jìn nián)的意思:指最近几年,近来的一段时间。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涝灾(lào zāi)的意思:指由于暴雨、洪水等原因造成的灾害。
良好(liáng hǎo)的意思:形容状态或情况很好,没有问题。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飘摇(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摇摆不定,不稳定。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晚稻(wǎn dào)的意思:晚稻是指秋季种植的稻子,也用来比喻晚年时期的成就或收获。
温饱(wēn bǎo)的意思:指生活温暖而且饱满,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形容生活富裕,不再为生计而奔波。
行法(xíng fǎ)的意思: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摇风(yáo fēng)的意思:摇动风,指摇动空气,引起风起。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苏州得雨志慰》。诗中描绘了对苏州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后的担忧与关注,以及听到降雨消息后内心的宽慰与喜悦。
首句“江浙春收今岁佳,米价平为近年少”,表达了对今年江南地区丰收景象的赞美,同时指出米价相对平抑,反映了经济状况的稳定。接着,“因思无灾而截漕,去岁特行法良好”两句,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情况,强调了政府在应对灾害时采取的有效措施。
接下来,“继闻夏杪颇待泽,南望心忧惄如?”则表达了对夏季末期干旱情况的担忧,显示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紧接着,“优沾晚稻可卜收,此音真吉因纾抱”两句,当得知晚稻有望丰收的消息时,诗人内心感到宽慰,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
最后,“下河溃涝灾已成,一江之隔何龙昴。孰非吾民忍异视,所幸救半事易了。飘摇风雨孑遗黎,安能比户歌温饱。”这部分描述了下河地区遭受洪水灾害的情景,虽然损失严重,但诗人也看到了希望,认为部分受灾地区的救援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诗人对普通百姓在灾难面前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示了敬意,并表达了对恢复和平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以减轻民众苦难的决心。诗中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老相从寂寞滨,往来藜杖特情亲。
白头庐阜閒司马,杜口毗耶彼上人。
知见普薰金斗域,伽陀语别霅溪濒。
红梅已露西来意,要看全提祖令新。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
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
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
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
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