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二首·其二》
《初夏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舒邦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卢橘金珠似,杨梅火齐如。

燕衔春去后蝉噪夏阴初。

药访三年艾,心凝一束书

老身仍著病,节物最关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蝉噪(chán zào)的意思:形容虫鸣声高亢,如同蝉鸣一般喧闹嘈杂。

火齐(huǒ jì)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燃烧得很旺。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金珠(jīn zhū)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有价值的财富。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卢橘(lú jú)的意思: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凝一(níng yī)的意思:凝结成一体,形容事物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齐如(qí rú)的意思:齐整如一,一致无差。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束书(shù shū)的意思:指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约束在书本之中。

心凝(xīn níng)的意思:心思凝聚,集中注意力

杨梅(yáng méi)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杨梅一样酸甜苦辣,多用来形容人生经历或情感体验丰富。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三年艾(sān nián ài)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忍耐和坚持,比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等待,最终取得成功。

鉴赏

这首宋诗《初夏二首(其二)》是舒邦佐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诗人以卢橘和杨梅为喻,形象地写出果实的色泽与质地,卢橘如金珠,杨梅如火齐,生动展现了夏季水果的诱人色彩。接下来,通过燕子南飞和蝉鸣的细节,描绘了春天离去,夏天刚刚开始的季节转换。

"药访三年艾"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关注和对自然草药的依赖,而"心凝一束书"则流露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专注。最后两句"老身仍著病,节物最关渠",诗人自述年老体弱,但仍然关心时令变化,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景色,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舒邦佐

舒邦佐
朝代:宋   字:辅国   号:双峰   籍贯:靖安县城   生辰:1137—1214

舒邦佐(1137—1214),字辅国,一字平叔,号双峰,靖安县城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猜你喜欢

浣溪沙 谢张鲁瞻惠纸笔和来韵

湘管娟娟弱凤翎。
霜毛楚楚醉猩英。
就中心早可人情。
渐老江淹无好梦,输他年少意纵横。
只堪闲写换鹅经。

(0)

太常引 送乐清宗晦山长陈辅贤

青衫结发聚秋萤。
三馆早蜚英。
出为主宗盟。
总祖述、吾家考亭。
相逢台下,卧看秋雁,一笑暮潮平。
驿路柳青青。
问底事、春风世情。

(0)

蝶恋花·挺挺双清临净练

挺挺双清临净练。
羽佩飞来,颇觉游情倦。
獭髓新痕开半面。
前时一似湘皋见。
流水回云春不艳。
怕有生香,引得蜂儿健。
净几明窗斜日转。

(0)

满江红·弹铗归来

弹铗归来,更谁叹、有鱼无肉。
念良夜,向阑相对,旧欢难续。
一夕乍寒秋枕梦,十年重翦西窗烛。
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
尊有酒,妻堪熟。
书插架,儿能读。
傍虚檐翠云低亚,万竿如束。
数点苍山遥人户,半篙春水斜穿屋。
便门前,车马寂无人,从教俗。

(0)

木兰花慢 陈伯永竹院有魏鹤山题扁名公留题

信吟筇到处,尽可款,个人家。
见碧*横陈,粉墙低亚,乱锁烟霞。
森森万竿如束,倚虚檐、风影自交加。
一点尘无几砚,十分清到窗纱。
堪嘉。
玉立瘦穿沙。
池色净无暇。
向良夜移床,静临书帙,闲试茶瓜。
明月清风仍好,但秦宫、梁苑遍栖鸦。
零落残香秀墨,春衣拂遍苔花。

(0)

满庭芳 和赵仲敬咏雪

翦水飞花,裁冰作絮,龙宫不管严寒。
斜侵风帽,吟鬓忽衰残。
谁念梁园倦客,黄金尽、作赋才悭。
飘流久,寒欺敝褐,犹事马蹄间。
儿时曾纵猎,呼鹰野外,落雁云端。
猛呼酒霜*,湿遍红鸳。
倚马酣歌秦妓,紫貂暖、不上裘船。
今迟暮,翩翩孤剑,寂寞度桑乾。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