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暮雪(mù xuě)的意思:指下午或傍晚时下的雪,比喻事情或局势即将结束或走向末路。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送僧游蜀》,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蜀地的壮丽与僧人游历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对僧侣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首联“蜀道岧峣不易攀,浮云踪迹去如閒”,开篇即以“蜀道”这一险峻之地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蜀道的崎岖难行,同时也暗喻了僧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接着,“浮云踪迹去如閒”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僧人的行踪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既表现了僧人行旅的自由与超脱,也暗示了其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颔联“畏途栈倚天边树,旧寺门扃海上山”,进一步深化了蜀道的险峻与僧人旅途的艰难。栈道依附于高耸入云的树木之上,仿佛与天边相连,暗示了僧人面对自然险境时的勇气与坚韧。而“旧寺门扃海上山”则通过想象中的海上高山上的古寺,象征着僧人内心深处对佛学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颈联“暝猿峡里焚香宿,暮雪城中乞食还”,描绘了僧人在夜幕降临的峡谷中焚香静坐,与猿猴为伴,度过一夜;在暮雪覆盖的城市中乞食而归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清苦,更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朴素之美的追求。
尾联“岐路送师多感慨,朝簪未掷复何颜”,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在歧路上送别僧人,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同时,诗人也借僧人未弃官职(朝簪)之事,反思自身,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僧人超然物外境界的钦佩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蜀地风光的描绘和僧人旅途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僧人精神世界的崇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