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康裕卿还东瓯时赴唐别驾之招》
《送康裕卿还东瓯时赴唐别驾之招》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客心残岁两相催,故国东看斗柄回。

一榻每依僧舍下,五言多向郡斋裁。

滩声隐坐惊梦愁色连天上台

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残岁(cán suì)的意思:指年底、岁末的时候。

长铗(cháng jiá)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愁色(chóu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面色显得忧愁或忧虑。

斗柄(dǒu bǐng)的意思:指权力的掌握者、掌控者。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惊梦(jīng mèng)的意思:形容梦境中的惊吓和不安。

郡斋(jùn zhāi)的意思:郡斋原指官员居住的官署,后来泛指官员的住所。现在常用来形容官员贪污腐败、享乐奢靡的生活方式。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僧舍(sēng shè)的意思:僧舍是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舍下(shè xià)的意思:指放下、抛弃、不再计较。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五言(wǔ yán)的意思:五个字的诗句或句子。

依僧(yī sēng)的意思:指依附于僧人,表示对僧人的依赖和仰慕。

隐坐(yǐn zuò)的意思:隐蔽身份,暗中行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送康裕卿还东瓯时赴唐别驾之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康裕卿在岁末之际离别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句“客心残岁两相催”,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同在异乡,新旧交替的时节里,彼此的心绪都因离别而更为急切。次句“故国东看斗柄回”,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对故乡的遥望。

第三句“一榻每依僧舍下”,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常在僧舍中度过时光,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第四句“五言多向郡斋裁”,表明诗人以诗歌寄托情感,郡斋中的创作活动成为抒发愁思的方式。

第五句“滩声隐坐常惊梦”,借滩水声浪,暗示诗人常常被梦境中的忧虑所惊扰,流露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担忧。最后一句“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以梅花象征高洁,但即使有再多的梅花,也无法留住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盼和自己无法随行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离别情怀。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秋闺·其五

零露瀼瀼夜气浮,嫩寒差力五更头。

邻鸡啼破交加梦,冷浸梧桐月一钩。

(0)

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其一端门观习肆赦仪

百官常服拱端门,丹凤衔书下九阍。

宰相近前宣授了,齐班舞蹈谢君恩。

(0)

宫词·其三

元夜笙歌满上都,九霄皓月舞蟾蜍。

烛龙穿仗来天际,万叠黄云覆帝车。

(0)

宫词·其五十

节纪天宁里社鸣,猗兰今日圣人生。

如何表得千年瑞,万里黄河一带清。

(0)

宫词·其十一

云娇烟懒雨初晴,环碧风轻细浪生。

尽日黄鹂不飞去,万年枝上听箫声。

(0)

鲁仲连辞赵歌

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

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纷扰扰兮谁者则贤。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压兮雕椽。

生则役兮弗系念此,祸至而知悔兮,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今则古矣。

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