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寻寺僻,乞食过街慵。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安 逢 江 南 僧 唐 /崔 涂 孤 云 无 定 踪 ,忽 到 又 相 逢 。说 尽 天 涯 事 ,听 残 上 国 钟 。问 人 寻 寺 僻 ,乞 食 过 街 慵 。忆 到 曾 栖 处 ,开 门 对 数 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定踪(dìng zōng)的意思:准确地追踪或追寻目标。
对数(duì shù)的意思:对数是指数学中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用来描述一定基数下的数值关系。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门对(mén duì)的意思:指两扇门相对而立,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或人在位置上完全对称。
栖处(qī chǔ)的意思:指动物或人的栖息之所,也可引申为生活或停留的地方。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 注释
- 孤云:形容孤独的云彩。
无定踪:没有固定的轨迹或方向。
忽到:突然出现。
相逢:相遇。
天涯事:遥远地方的事情,比喻人生经历或故事。
听残:听到声音逐渐消失。
上国钟:京都的钟声,代表繁华或权力中心。
问人:向路人询问。
寻寺僻:寻找偏远的寺庙。
乞食:乞讨食物。
过街慵:懒散地走过街道。
曾栖处:过去的居所。
数峰:几座山峰,象征宁静和回忆。
- 翻译
- 孤独的云没有固定的去向,忽然相遇又重逢。
我们聊遍了天边的故事,直到听见京城的钟声渐渐消散。
询问路人寻找那偏僻的寺庙,我懒于乞讨,漫步在街头。
回想起曾经居住的地方,打开门就能看到几座山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来自江南的和尚不期而遇的情景。"孤云无定踪,忽到又相逢"表达了这种偶然相遇的意外与自然,同时也隐含了一种超越尘世羁绊的自由精神。
"说尽天涯事,听残上国钟"一句,则透露出诗人与和尚之间关于世界边际之事的深谈,以及对往昔历史的回响。在这里,“天涯”象征着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而“上国钟”则是对过去时代的怀念,通过钟声的回荡,传递了一种时光流转中的哀伤。
"问人寻寺僻,乞食过街慵"这两句诗,展示了和尚寻找偏僻寺庙以及行乞求食的场景。这里的“僻”字用得甚是巧妙,既形容寺庙的隐秘,也反映出和尚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而“慵”字则描绘了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忆到曾栖处,开门对数峰”一句,诗人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开门面对着连绵不断的山峰,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宁静的心境。这里的“数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江南僧人的偶遇,展现了一种对于生活、历史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心灵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琴与阎子静承旨
我从西陲来,只挟书与琴。
书以阅古道,琴将回古心。
谁谓今之人,寥落无知音。
先生一邂逅,磊磊开胸襟。
慨然志气合,起我击节吟。
请君弹文王,周雅尚可寻。
再理杏坛操,鲁风尤所钦。
莫调出塞曲,游子悲难禁。
君归抑何赠,所愧无瑶琳。
举琴以送君,聊比双南金。
呈性斋左丞马公三首·其一
峨峨昆崙圃,乃在天中央。
绛楼十二级,浮空灿琳琅。
中有神仙人,霞冠青霓裳。
两手握元化,翊此日月光。
箕以播清飙,斗以倾天浆。
苍生愚何知,但觉太极长。
海亦不可极,山亦不可量。
安得分刀圭,涤我尘土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