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可搏,河难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被发(pī fà)的意思:指人的头发被揪住或拔掉。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蚕麻(cán má)的意思:指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艰辛劳动的敬意。
长鲸(cháng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或潜力,可以引申为指人具有巨大的潜能。
大禹(dà yǔ)的意思:指治理水患或解决重大问题的人物或事物。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儿啼(ér tí)的意思:指婴儿啼哭声,比喻凄凉、悲伤的情景。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海湄(hǎi méi)的意思:指海水的边缘。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洪水(hóng shuǐ)的意思:指大规模的洪水,也用来比喻巨大的灾难或困难。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径流(jìng liú)的意思:径流指的是水流沿着一定的路径流动的现象。在地理学中,径流是指地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也是水循环中的一部分。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箜篌(kōng hóu)的意思:指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文人雅士。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难凭(nán píng)的意思:形容证据不足,无法拿出有力的依据来证明事情。
旁人(páng rén)的意思: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也指旁观者或外人。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滔天(tāo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无法阻挡或控制。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公无渡河(gōng wú dù hé)的意思:指公家没有渡河的设施或者渡船,表示公共事务无法顺利进行或者没有解决的困境。
- 翻译
- 黄河从西而来冲破了昆仑山,声势浩大直抵龙门关。
波涛滔天,连尧帝也为此惊叹。大禹治理千川,不顾家中儿啼,一心治水。
平息了湍急的洪水,让九州大地开始种植麻桑。洪水的危害消除后,只剩下漫天风沙。
一位披头散发的老者疯狂又痴迷,清晨独自涉水不知为何。
旁人劝阻他的妻子也阻止,但他坚持要过河,不顾一切。
虽然能与猛虎搏斗,但面对黄河却难以跨越。
他果然在河中溺亡,尸体漂流在海边,身旁有一条巨鲸,白牙如雪堆积。
啊,你啊,你的尸骨悬挂在鲸鱼之间,箜篌的悲伤声再也无法回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古人对其力量的敬畏。开篇即以“决昆崖”、“咆吼万里触龙门”勾勒出黄河奔腾不息的宏伟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不可抗力。“波滔天,尧咨嗟”则透露出诗人对这股力量既敬佩又忧虑的情感。接着,“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表达了古代圣王大禹治水的英明与民众的安居乐业。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一句,通过对洪水之害的描绘,揭示了黄河在历史上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苦难。然而,“其害乃去,茫然风沙”则转换为自然景观的恢复与平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一段,诗人以一个老者的形象出现,他似乎已经迷失在黄河无尽的流淌中,而旁人的劝阻也未能留住他的脚步。这里展现了人与自然力量相抗衡的悲壮情景。
“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一句,则揭示了老者最终被河水吞没,成为永恒的一部分,而那神秘的长鲸形象则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色彩。
最后,“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一段,以一种哀伤的情感回顾老者的命运,其骨骸在水流中悬挂,如同古代乐器般发出凄厉之音,传递出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无限哀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观,更通过对自然力量与人类命运的描写,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公出驻节陶太守池馆踰宿徙居行台·其二
圣世锡云厚,遐邦望正频。
尚祈一掬蕴,化作万家春。
薄暮轩前酌,清歌还几巡。
微酣问胥史,共称使君仁。
荒城能驱虎,云阁定图麟。
闻斯舆论美,已领居停恩。
所交在雅谊,市道安足云。
努力崇令绩,声光遍四垠。
明发别兹境,良觏知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