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拔海(bá hǎi)的意思:指有极大的力量,能够把海水抽干。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采风(cǎi fēng)的意思:指出外调查、观察,汲取新鲜的人、事、物的经验或灵感。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羁客(jī kè)的意思:指被束缚在某个地方不能自由行动的人。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累囚(léi qiú)的意思:指连累无辜的人一同受罪,也可以指被连累的人。
廉吏(lián lì)的意思:指廉洁正直的官员或公务员。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相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相互依赖的美好关系。
歇后(xiē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暂时停下来休息或者停止一段时间。
选样(xuǎn yàng)的意思:选择样品或模板进行参考或比较。
- 鉴赏
这首诗《悯乱诗十首(其十)》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充满了对动荡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首句“乌啼睥睨下荒坟”,以乌鸦啼叫的凄凉景象开篇,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降临,荒坟暗示了战乱中无数生命的消逝。次句“莱邑胡营拔海濆”则描绘了敌军入侵的场景,将战火蔓延至沿海地区,形象地展示了战乱的范围之广和破坏之深。
接着,“乱甚累囚俱幕府”一句,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秩序的混乱,即使在官府中也充斥着被牵连的囚犯,反映出战乱对社会结构的冲击。而“归来羁客感从军”则表达了流离失所之人对战争的无奈与感慨,他们被迫卷入战争,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后半部分,“大钱选样投廉吏,歇后蒐诗上相君”两句,通过对比廉洁官员与权贵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和权力的滥用。廉洁的官员可能因微不足道的财物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权贵则利用诗歌等文化形式向高层施压,体现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与不公。
最后,“太史采风休更出,江南哀怨不堪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载者(太史)的呼吁,希望他们记录下这段历史的哀怨与痛苦,以免被遗忘。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悲剧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末清初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