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盖簿初春郊行》
《次韵盖簿初春郊行》全文
宋 / 汪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黯淡云初敛,霏微雨复晴。

烧痕野色禽语春声

駃駃山泉溜,欣欣木叶荣。

杖藜村店酒,清似好官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gài簿chūchūnjiāoxíng
sòng / wāngzhuó

àndànyúnchūliǎnfēiwēiqíng

shāohénhuíqínjìnchūnshēng

kuàikuàishānquánliūxīnxīnróng

zhàngcūnjiǔqīnghǎoguānq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淡(àn dàn)的意思:形容光线暗淡无光,也用来形容心情低落、景色无聊。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村店(cūn diàn)的意思:指小小的、不起眼的店铺或商店。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好官(hǎo guān)的意思:指品德优良、能干公正的官员。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禽语(qín yǔ)的意思:指鸟类的鸣叫声,也用来比喻言辞、语言。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烧痕(shāo hén)的意思:指火焰燃烧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情留下的后患或不良影响。

欣欣(xīn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翻译
乌云开始消散,细雨又转晴朗。
火烧过的痕迹,田野景色恢复生机,鸟儿的叫声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山泉潺潺流动,树木枝叶繁茂,生机盎然。
拄着藜杖漫步乡村小店,酒质清澈如清廉的好官。
注释
黯淡:阴暗不明。
敛:收敛。
霏微:细小而密。
晴:晴朗。
烧痕:火灾留下的痕迹。
回:恢复。
野色:野外景色。
尽:全,都。
駃駃:形容水流急促。
山泉溜:山间泉水。
欣欣:生机勃勃的样子。
木叶荣:树叶茂盛。
杖藜:拄着藜杖。
村店:乡村小店。
清似:清澈得像。
好官清:清廉的好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郊野风光的画面。"黯淡云初敛,霏微雨复晴"表达了天气由阴转晴的变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烧痕回野色"可能是指冬天留下的枯枝败叶开始复苏,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而"禽语尽春声"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春日里欢快的歌唱,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駃駃山泉溜,欣欣木叶荣"中的"駃駃"形容山泉奔流不息,而"欣欣"则表达了树木生长茂盛之状。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使人仿佛能听到泉水潺潺、看到新绿的树叶在春风中摇曳,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情趣。

最后两句"杖藜村店酒,清似好官清"则是通过对比,将村中的酒与廉洁的官员相提并论,表达出诗人对于纯净、无私的美好事物的赞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清新脱俗生活态度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汪晫
朝代:宋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
猜你喜欢

饮酒杂诗·其十一

嵯峨白云阡,种松在山腰。

散之不盈掬,离离如麦苗。

迎阳漱灵津,参差拂云霄。

露重碧天净,玄鹤时来巢。

俛仰三十年,鬓齿日以彫。

寄声谢玄鹤,相期蹑岧峣。

(0)

南湖竹枝

佳人结伴似花丛,澄湖南畔采芙蓉。

乍触郎舟莫相怪,木兰桡小柰东风。

(0)

吊梅道人墓

见说梅花旧有庵,清风遗落满江南。

茶烟散雨经春几,橡树连云合抱三。

玉骨巳随和尚化,玄关不放俗人参。

我来欲为弹流水,今古同心照此潭。

(0)

游金粟寺

遥遥上方寺,爱客启松扉。

坐石孤烟起,谈玄一鸟飞。

花枝垂暮霭,山翠上春衣。

回棹秦川路,苍然月色微。

(0)

春日送姊

分手河桥泪满衣,渭城三唱落花飞。

那堪堤畔无情柳,摇飏东风送客归。

(0)

秋怨五首·其三

枕接离痕两自知,空床无语只疑痴。

鹦歌不量伊人远,只管窗前唤画眉。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