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丝》
《游丝》全文
明 / 李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来到处轻柔,绾雾萦烟不自由

情密暗牵杨柳外,恨深偏系杏梢头

莺梭引纬应难织,鱼饵投纶恐莫收。

日暮风高飘泊,残丝长送落花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来到(lái dào)的意思:接受任何人或事物,不加以拒绝。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轻柔(qīng róu)的意思:形容非常轻盈、柔软,轻微到极点。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梢头(shāo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送落(sòng luò)的意思:指把人置于危险、困境中,使其失败或受到打击。

投纶(tóu lún)的意思:投纶意为抛投渔网,比喻寻求帮助或投靠他人。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莺梭(yīng suō)的意思:形容女子纺织时手势轻盈巧妙。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鱼饵(yú ěr)的意思:鱼饵是指用来吸引鱼儿的食物,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或诱惑。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游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游丝的形态与情感。游丝在春风中轻盈舞动,如同雾气般缭绕,又似烟云般缠绵,展现了其不受束缚的自在与灵动。它深情地牵连着杨柳之外,又在杏花梢头深深地系结,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

“情密暗牵杨柳外,恨深偏系杏梢头”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游丝情感,使其成为连接不同景物的纽带,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某种难以言说的遗憾或思念。接下来,“莺梭引纬应难织,鱼饵投纶恐莫收”,将游丝比作织布的梭线和钓鱼的诱饵,形象地表现了其在自然界中的微妙作用与复杂关系,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最后,“日暮风高总飘泊,残丝长送落花愁”则描绘了夕阳西下、风高浪急之时,游丝随风飘荡,仿佛是为落花送行,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游丝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生活的哲思,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溥
朝代:明

李溥,河南人。初为三司小吏,阴狡多智数。时天下新定,太宗厉精政事,尝论及财赋,欲有所更革,引三司吏二十七人对便殿,问以职事。
猜你喜欢

侍上奉圣母观九龙池

驻跸灵湫上,依岩帐殿开。

雨从龙洞作,云拥凤舆来。

玉窦春鸣溜,金潭昼殷雷。

翠华清樾下,天语赐徘徊。

(0)

花山礼铜殿

一路阴晴屡不分,山中风候易纷纭。

村过数日无红叶,江近双峰似白云。

蛇虎夜深求忏度,鼓钟人定示声闻。

可怜世外僧经济,金火须臾历劫勋。

(0)

宗望酒中言别

久客逢秋心易伤,新声还此尽离觞。

休将半路梅花岭,梦断相思玉茗堂。

(0)

答姜仲文

白日不可常,孤云亦何媚。

萋芳淡游子,流泊世所弃。

事去息交久,书来喜君至。

爱日生寒姿,停云起高翅。

经营二三月,飒遝岂遑避。

惊看就长揖,道故如失志。

相闻善为乐,相见乃憔悴。

为文宁自伤,情多或为累。

感君珍重意,承眶不能泪。

在沼鱼何乐,先秋叶难翠。

长歌聊复声,短袖时一戏。

今日眼中人,何年心上事。

(0)

胡克逊

人言西北边,有兽名为逊。

性不喜兽斗,逡巡解其困。

猎者知如此,设斗日驯近。

相愁来解纷,阴遭此人刃。

食肉寝其皮,似貉花文嫩。

西州贵将吏,茵褥厚常寸。

狒狒笑何悯,猩猩啼莫恨。

此兽仁有礼,错莫身为殉。

世有麒麟皮,为鞔复何问。

(0)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巳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巳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巳矣·其五

缚竹糊腔作鸟飞,崩风坠雨烂成泥。

明朝又是清明节,斗买饧糖柳市西。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