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哲理与智慧的火花。"拈起竹篦子,□□便到家",这里的"竹篦子"可能象征着修行者手中的法器或工具,代表着一种内在的指引或自我反省的过程。"□□"二字留白,或许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归宿,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找到宁静与满足,最终达到心灵的家园。
后两句"秘魔若不会,随后却擎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秘魔"在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困扰修行者的心魔或疑惑,而"擎叉"则是一种动作,象征着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坚定与勇敢。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修行者不能正确地理解并克服内心的障碍(秘魔),那么即使表面上看似有所成就,实际上仍可能在深层次上迷失方向。只有真正理解和克服了这些内心的障碍,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内心世界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反省和克服障碍,实现心灵的成长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徒五苦辞·其七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
虚夷正气居,仙圣处相寻。
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大贤乐经戒,受之为身宝。
就学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当披幽迹,倏欻年已老。
执卷吸尔极,将更死痛恼。
吾故及弱龄,弃世以学道。
秋胡行
秋胡子。娶妇三日。会行仕宦。既享显爵。保兹德音。
以禄颐亲。韫此黄金。睹一好妇。采桑路傍。
遂下黄金。诱以逢卿。玉磨逾洁。兰动弥馨。
源流洁清。水无浊波。奈何秋胡。中道怀邪。
美此节妇。高行巍峨。哀哉可悯。自投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