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华书事诗·其三》
《南华书事诗·其三》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住连宵

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连宵(lián xiāo)的意思:连续的夜晚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桐乡(tóng xiāng)的意思:指同乡、同胞之间的亲近和团结。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注释
真觉:深深的感受或领悟。
止:仅,只。
能:能够。
留:停留。
一宿:一夜。
桐乡: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
今已:现在已经。
住连宵:连续住宿多夜。
却:转折,但是。
将:拿,携带。
膏雨:比喻充足的雨水。
下山去:向下坡或山下流去。
聊助:姑且帮助。
南溟:古代对南海的称呼。
早晚潮:早晚的潮汐。
翻译
真正的感觉只能停留一晚,我现在已经在桐乡连续住宿多日。
我却要将这充沛的雨水带下山去,希望能稍微帮助南方的海域涨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开篇“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住连宵”两句,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因天气原因被迫停留,对于身处之地——桐乡,有了一夜甚至更多时间的驻足体验。这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投入。

“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停留后,对外部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和思考。这里的“膏雨”指的是厚重如膏药般的细雨,这种雨水最终汇聚成流,顺着山势而下,参与到了南溟(可能是南海或南方某一特定地区)的潮汐之中。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传达了一种微不足道却又自有其角色的生动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天气变化和个人停留体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在这种观察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和乡守朱监丞劝驾一首

龚陈盛事记当年,重见奎星聚旧躔。

瑞日赋工岂迷色,庆云诗妙似非烟。

驰千里足相期远,占百花头孰敢先。

老子扶衰看昼锦,琼林春好莫留连。

(0)

连日寒甚怀强甫二首·其一

同云作色日潜辉,咄咄玄冥未霁威。

驿使能无一枝寄,客程应有六花飞。

乌公恩重宜亲谒,绛老年高可蚤归。

想见仙霞三尺雪,布衾如铁起添衣。

(0)

纵笔二首·其一

忽忽韶颜变老苍,叵堪屋角两轮忙。

群花独菊香尤晚,大木惟樗寿最长。

眉有白毫垂过眼,腹无墨汁苦搜肠。

荒村偶有优旃至,且伴儿童看戏场。

(0)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其二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

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0)

过建阳二首·其一

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

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

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0)

灯夕二首·其二

本子流传自柳荣,著行线綵斗鲜明。

似从傀儡家传出,又说熙河帅教成。

边地烽烟差向里,中州灯火尚承平。

何尝夜夺昆崙隘,真为君王奏凯声。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