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欲复梅花庄已縳茅三间种梅数千本·其三》
《予欲复梅花庄已縳茅三间种梅数千本·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絮薄轻难煖,山重静更寒。

映花松户小,得月夜楼宽。

石咽闻溪响,峰奇徙榻看。

风炉不断沸水炙频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得月(de yu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好像得到了月亮的光辉一样美丽和完美。

沸水(fèi shuǐ)的意思:形容非常热闹或激动。

风炉(fēng l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风炉一样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和朝气。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宁静景象。首句“絮薄轻难煖”以轻薄的雪花比喻冬日的寒冷,暗示环境的清冷与孤寂。接着,“山重静更寒”进一步强调了山林的寂静与寒冷,营造出一种深冬的氛围。

“映花松户小,得月夜楼宽”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白天与夜晚的景色进行描绘。白天,阳光透过稀疏的松枝,洒在小屋上,而夜晚,则是月光洒满宽阔的楼台,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

“石咽闻溪响,峰奇徙榻看”则将视线转向山间的小溪与奇峰,溪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故事,而奇峰耸立,引人驻足观赏,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

最后,“风炉长不断,沸水炙频乾”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处温暖之地,风炉持续燃烧,热水不断沸腾,人们围炉而坐,享受着冬日的暖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4)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